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规定私人不得从事海外贸易”,甚至要“将私自出海者杀头和灭族”。这样,以后“尽管有种种机会向海外召唤,但中国还是决定转过身去背对世界。”

材料二   1918年大战结束后,欧洲国家还有一个经济恢复时期,还是无暇东顾。大约到1922年才明显表现出“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但已具规模的民族资本在竞争中仍很活跃。结合材料二世纪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一种观点认为“黄金时期”是19121919年,另一种观点认为“黄金时期”是19121927年。


(1)结合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实行了什么政策?其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做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2022-04-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疏勒县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书籍刊刻产业空前发达的时期,史谓“书籍之有雕版,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在宋代统治阶级治国方针的指导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整个社会读书之风盛行。宋代史学、金石学等学术活动和宋词、评话等文学创作空前活跃,因此刊刻学术著作和诗文集的人很多,文化的繁荣大大地促进了图书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宋朝的皇帝都极其注意对图书的收集典藏和整理,《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就是在太宗、真宗的主持下编篆刻印的。宋代书商刻印发行的图书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包括儒家经典著作、科考程文、生活用书等,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图书门类,满足了宋代不同社会阶层的阅读旨趣和购书需求,在中国出版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卢厚杰《宋代书商市场意识述略》

材料二   报纸“广而告之”的宣传效果被国人共知是有一个过程的,20世纪初,洋货充斥于中国市场,受到洋商靠广告推销货物的启发,以报纸广告作为商战的利器,华商吹响了国货与洋货角逐的号角。清朝末年受外力的影响,重商思潮“第一次被社会普遍认为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所在”。清政府颁布了《商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以维护商人的合法权益。这一时期商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职业学校相继创办,有识之士也纷纷在商科教育中,增设广告学课程。一批最早出国学习或经营实业的有识之士纷纷将国外的译著或广告技艺介绍到中国,这些对于国人广告观念的觉醒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审时度势的华商积极利用这一高涨的社会情绪,用“中国人请用国货”等口号在社会各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货运动。“广告者,乃攻城掠地之工具也。盖商人以诚信为壁垒,以广告为战具,广告精良,犹战具之犀利也。”

——摘编自杜艳艳《中国近代华商广告观念的变革及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书籍刊刻产业空前发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初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
2022-03-29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3 . 自古以来农业始终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随时代变迁,我国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

材料二   下图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线段DE(1912-1919)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2022-02-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叶城县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


材料二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合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1912年-1919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造成达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1-04-1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人类历史有250万年,但人类经济增长只有250年历史。人类过去250年经济增长,是多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工业革命影响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拉开帷幕。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和外部优势各是什么?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两次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分别有何创新?
(3)受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更是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春天”的出现与哪些重大政治事件有关?请简明扼要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处境。
2020-11-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自然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艰难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的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著名的实业家宋棐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

——《百年巨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据材料二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937年后该企业渐趋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港口域市,它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处于中国西部最富饶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交往的必经之路上,由于居于水运中心的位置,重庆受到外国列强的关注。他们要打开西南地区的广阔市场,就必须开埠重庆。到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规定开辟川江的门户宜昌为商埠并允许“英人派员驻渝查看川省之英商事宜”,重庆在事实上对英法等国开放。1891年重庆建立海关,正式开埠。由于此时日本尚未在中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所以不能分享重庆开埠之侵略权益。

材料二  1875-1911年重庆港进出口贸易额统计《单位:万海关两)

年份

洋货进口值

土货进口值

进口总值

土货出口值

贸易总值

1875

15.6

---

15.6

---

15.6

1877

115.7

---

115.7

---

115.7

1911

1255.9

651.1

1907.0

989.9

2896.9

1912

781.7

797.7

1579.4

1107.7

2687.1

1914

1252.9

1125.3

2378.2

1385.9

3764.1

1918

488.4

1038.8

1527.2

1478.2

3005.4

1919

1038.9

1452.1

2491.0

1666.6

4157.6


注:土货是指本国产的物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等西方列强在重庆开埠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重庆开埠问题上取得与英法同样的特权是通过哪一条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l875—1919年重庆港进出口贸易的特征。并说明它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l912年和l914—1918年间重庆洋货进口值相对较低的原因。
2019-10-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石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经营销售额在1912—1925年、1937—1949年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分别指出其原因。
(3)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19-09-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哈密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和涌现出的著名实业家。简析民族资本发展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二,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2019-07-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海关统计,1914~1918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个,平均每年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同期美国对华贸易由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美国在华商行从136个增至209个,并攫取在华修建1500里铁路等特权。

——据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问津,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据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1)材料一反映出的现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二中民族工业增多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它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根据材料二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现象出现的内在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