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0月马应彪的上海先施公司在南京路正式营业,“先施”源于《中庸》的“先施以诚”,其英文名称“Sincere”,意为诚挚、不掺假。先施公司以“创始不二价,统办全球货”为经营方针,学习西洋百货业,在中国率先采取明码标价的“不二价”,摈弃“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传统交易方式,先施还每年举办让价促销,让顾客们感到“不二价”绝非僵硬。

材料二   为使战时后方工业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国民政府对民营工矿业采取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先后颁布了《非常时期工业奖助暂行条例》《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等。为保护厂矿设备免遭日机轰炸,工矿调整处采取疏建办法,规定凡制造工作能分开者另设分厂,设备能在洞中使用者,可开凿山洞,移内工作。并设立疏建贷款,在疏建技术上给以指导。为帮助内迁厂矿复工或新建厂矿尽快开工,政府对其货款总计达2003万元,从民国二十八年到三十三年,经济部工矿调整处供应给民营企业的五金、化工、电气等器材、原料总值约563亿元。还制定“技工招募法”,到各地招募技术员工,至民国二十九年,已招募技术员工达12164人。此外,还开设了各种训练班,训练新技工。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部分)。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3—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先施公司的经营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先施公司创办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指出扫除这些障碍的关键是什么。
2019-05-2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年下学期第一次联考(5月)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名门望族——“龙山刘氏”是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刘氏家族于1878年在福州开了一家颇有名气的天泉钱庄。刘家通过当铺、钱庄、土地、房屋赚得了大笔收入,为日后发展民族工商业奠定了物质基础。……19世纪8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洋务派发展实业也有了一定成绩。刘氏家族成员萌生将资金投向工业企业的念头。
——《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电光刘”企业兴衰记》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氏家族创办近代企业的原因。
材料二 1912年,刘家以1.5万元的价格接办,成立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较稳定,电话机从200多架增加到800多架,电话费收入也逐年增长。……随着刘家企业的蒸蒸日上,一些封建势力、地方官僚开始垂涎刘家的财富。……由于政局变动,福建银行倒闭,天泉钱庄资金周转困难,……1935年,电气公司向中国银行提出续借120万元的请求。此时宋子文官僚资本势力想借借款关系,与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勾结,……提出要电气公司交出全部管理权为条件。……1939年,日寇飞机疯狂轰炸福州,电气公司先后8次被炸,
——《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电光刘”企业兴衰记》
(2)根据材料二归纳刘氏家族企业衰弱的原因。
材料三 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刘氏家族向政府申请其家族企业全部公私合营。……成为福州市全行业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福州电力与“电光刘”》
(3)根据材料三指出刘氏家族企业的最后归宿。
(4)通过刘氏家族企业兴衰,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016-11-18更新 | 6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1946年11月《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南京签订,该条约具体内容多达数十项条款,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1)缔约双方国民在彼方领土内居住、旅行、经商、金融、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置购动产、进出口关税等方面,彼此享有国民待遇;(2)缔约双方在进口关税、采矿、内河及沿海行船与通商、购置不动产方面,彼此享有最惠国待遇。以下四个选项中对该条约点评准确的是
A.是战后中国参加国际事务有所作为的表现
B.只对缔约一方单方面优惠的不平等的条约
C.所有规定对于缔约双方都是平等而互惠的
D.实力差距使平等停留于形式互惠实为单惠
4 .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45年,陈果夫、陈立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成立

1946年,《中美友好航海通商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宁波等港口被辟为商埠,市场充斥英美等国便宜的机器制造品,乡间逐渐“无自轧自弹自纺之纱”.洋商还从中国大量收购原料,1860年棉花收购价从每包9元涨至28元,致使农民纷纷放弃其他作物的种植。而后洋商又杀价,大量农民破产。

——摘编自史群《浙江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二   上海章华毛绒纺织有限公司1929年创立,1931年注册“九一八”牌商标,并引进全套先进设备,聘用纺织专家及熟练技术工人.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纪念日,刊登“请用中国章华‘九一八'牌薄哗叽,纪念国难,发奋图强”等广告,引起市民关注.

——摘编自郭星梅《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抗战时期上海章华公司的发展。
2020-08-0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电光刘企业发展概况表

时间内容
1878年刘氏家族于在福州开了一家颇有名气的天泉钱庄。刘家通过当铺、钱庄、土地、房屋赚得了大笔收入。
19世纪8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洋务派发展实业也有了一定成绩。刘氏家族成员萌生将资金投向工业企业的念头。
1912年刘家以1.5万元的价格接办,成立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较稳定,电话机从200多架增加到800多架,电话费收入也逐年增长。
1922年由于政局变动,福建银行倒闲,天泉钱庄资金周转困难。电气公司自开办以来首次陷入财政危机。
1935年电气公司向中国银行请求续借120万元。此时宋子文官僚资本势力想借借款关系,与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勾结,提出要电气公司交出全部管理权为条件。
1939年日寇飞机疯狂轰炸福州,电气公司先后8次被炸,发电所损失严重。
1941—1945年福州沦陷,财产损失严重,公司库存材料几乎荡然无存,企业满目疮痍。
1947年通货膨胀剧烈,物价狂涨,电气公司遭到毁灭性打击。

——摘编自《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电光刘”企业兴衰记》


(1)据材料,概括促使刘氏家族创办近代工业企业的因素。
(2)据材料,推断出“电光刘”企业最辉煌的时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电光刘”企业发展的原因。
(3)“电光刘”企业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缩影。20世纪20-40年代,其发展趋势怎样?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19-05-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东张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做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2018-06-10更新 | 4734次组卷 | 5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自1840年中国步入近代后,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也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清朝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材料二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示意图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动?为新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什么条件?

(2)根据材料一图示信息,概括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期间这一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材料三中“蛀虫”代表什么势力?“冰雹无情”反映了当时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

(5)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并指出其根源。

2018-04-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山东枣庄诞生的中兴公司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创与转型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二辉煌与停滞

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

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被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攫取,八年间有4000多名矿工死于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法西期血腥政策之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兴公司实现转型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影响中兴公司发展的因素。

10 . 把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若用下列的词句来概括20世纪40年代后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准确的是
A.“小荷才露尖尖角”
B.“忽如一夜春风来”
C.“脱胎换骨获新生”
D.“荷尽已无擎雨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