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3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936~1940年上海与重庆之间的物资交流情况(单位:%)。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上海输往重庆

重庆输往上海

工业品

56

1

手工业品

43

81

农产品

1

18

共计

100

100

A.区域间产业分工趋于合理B.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趋势
C.内地的自然经济解体加速D.沿海工业有力支援了抗战
2 . 抗战爆发后,湖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的一些工厂迁到大西南、大西北。到1943年5月底,陕西由之前注册的10家工厂发展到仅纺织厂就106家。这(     
A.抵制了日军疯狂的经济掠夺B.改变了西部工业落后的面貌
C.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3 . 1937年以前,以绍兴酒为代表的黄酒在酒类消费中占有明显优势,其销售遍及江浙及上海、北平等大都市。1937年以后,四川、贵州等地的白酒异军突起,至1944年四川白酒产量比1938年增长63.39%,贵州茅台酒的产销量亦不断扩大并形成独立品牌。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消费习惯的改变B.社会动荡影响民众消费
C.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D.关税自主利于酒类流通
4 . 观察下面两张法币图片:

引起法币面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发行银行主体的变化B.政府错误政策的作用
C.政府币值改革的影响D.民间使用银元的制约
2022-12-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统一调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3、1947年上海等六个城市的工业简况如下表所示。(     
城市厂数(个)工人数(人)
1933年1947年1933年1947年
上海34857738245948367433
天津122412113476957658
汉口4974692499221048
广州11044733213125085
重庆4156611293834367
西安1006915055913
上表可以说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
A.城市民族工业持续发展B.国统区经济面临崩溃
C.民主革命阶级基础扩大D.官僚资本进一步膨胀
6 . 在国民政府对花纱布实施管制以后,1943年陕、豫、湘、鄂、川5省棉花产量总额为152万市担,较1942年100万市担增加了52%;专卖制度实施以来,各地军粮用食,无所匮乏,得益于配销之严密管制。据此可知,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     
A.造成当时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B.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基础
C.适应了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
D.抑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
7 . 钱理群在《1948: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民国某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资本迅速发展D.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8 . 如图为1938年4月28日国民政府财政部《改善地方金融机构办法纲要》的部分内容。这些规定旨在通过调剂内地金融
(一)各地方金融机关为增办农工矿各业放款的需要,得向中交农四行领用一元寿及辅币券以资调剂
(二)一元券及辅币券的准备,除二成法币和三成公债外,其余一律可用上项农工矿业投资充之,以适应地方生产事业的需要
(三)其所以规定只准领用一元券及辅币券,因此等小额币券,正合于农田水利矿产开发支付工资的用途,意在深入农村
A.巩固法币的垄断地位B.强化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
C.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D.增加生产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2022-05-27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39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对成都192个家庭模式进行了调查,结果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最多,共95个,占调查总数的49.5%;其次为组成折中(三代)家庭,共57个,占调查总数的29.7%;大家庭(四代以上)只占调查总数的16.7%。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瓦解B.四川地区宗族观念的淡化
C.新文化运动影响D.企业内迁加快工业化进程
10 .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材料中所指的这场战争
A.近代民族工业布局一定程度得以改善
B.基本消灭了直系与皖系军阀军事力量
C.迫使中共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使美国一度放弃了对蒋介石的扶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