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 道试题
1 . 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在某厂区隆重举行。一万多名建设者在一匹红绸上签名,表示决心。六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将刻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的基石,安放在厂区中心广场。这可说明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人民热情建设社会主义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2023-08-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性抗的……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此论断(     
A.提出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
B.对当时中国国情的认识是相对正确的
C.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3 . 下图为建国后画家张世简创作的宣传画《向毛主席报喜》,据此可知当时(     
A.人们急切盼望改变落后面貌B.农业生产出现革命性变化
C.绘画遵循现实主义艺术原则D.土改完成调动生产积极性
4 .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20世纪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 “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这一现象反映出这一时期国家(     
A.农业先进技术现代化过分依赖外国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D.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一定成绩
2023-01-17更新 | 98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比较两幅图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以“中国农村的巨大进步”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6 . 1954年6月30日,陈云在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情况向中共中央的汇报中说:“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据材料可知,当时陈云主张(     
A.尊重市场价值规律B.全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注重国民经济平衡发展
2022-12-10更新 | 13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煤炭亦称“石炭”。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开始利用煤精刻制装饰品。战国时期,煤炭已作为燃料使用。研究表明,同体积的煤炭与薪炭的理论热值比为11.66。宋元期间,煤炭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北宋在各地矿山广设煤炭税收机关石炭务及专门“受纳出卖”煤炭的石炭场。“石炭自……河北、山东、陕西方出,遂及京师”,“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然(燃)薪者”。近年来,还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四川等地先后发掘出一批用煤作燃料的宋元瓷窑遗址。但薪煤兼用仍是东京燃料的基本构成。熙宗七年(1074年),“勘会在京窑务,所有柴数,仍与石炭兼用。”

——摘编自柴国生《宋代能源结构变迁原因探析》等

材料二   1874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沈葆桢利用筹议海防的机会,向清政府提出“开采煤铁,以济军需”,获得清廷允许。截止1894年,全国产生了16个近代煤矿,但只有直隶开平、北京西山两处经营较好。尤其开平煤矿出煤后,由于运费低廉,很快压倒日本煤,迅速占领了天津市场,并且通过天津转运往长江沿岸众多城市。甲午战后至清末,全国共新建煤矿43座,其中华北有19座。在山东淄川、博山还建立了中德合资的煤矿,英国也在河南焦作建立了福公司。至30年代初,华北四省煤炭工人达到,10余万人,超过全国一半以上。1914年,福公司五千余名煤矿工人,参与反对福公司随意侵占矿区的斗争,使“焦作市面颇为惶恐”。

——摘编自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最初接管的200多处小型煤矿为基础发展煤炭工业,总产量仅有3243万吨平均单产仅为15万吨左右。从1950年到1957年,新中国重点推进了,15个老矿区和10个新矿区的建设,逐步组建了地质勘探、煤矿设计、建井施工等专业化队伍和领导机构,为后来的煤矿机械化开采奠定了基础。到1957年末,煤炭工业共完成基建投资,35亿元,产能达到1亿吨。

——摘编自人民网《新中国70年煤炭工业铸就十大辉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煤炭开采利用的特点,并简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民初华北地区煤炭业的发展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煤炭业发展的意义。
2022-11-23更新 | 334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提议中国的工业化采取“经互会的方式”,即在社会主义阵营范围内实行一体化生产。1956年9月,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应当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共八大提出的方针(     
A.采纳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议B.改变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C.克服了苏联发展模式的弊端D.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自主探索
2022-11-1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零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1954年张凡夫等人创作的一幅宣传画。该宣传画意在引导农民(     
A.积极投身土地改革B.支持社会主义改造
C.踊跃加入人民公社D.加紧生产率先致富
10 . 如图为《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中共某次重大会议的报道摘录。这次会议(     
出席大会的1021个代表,代表1073万名党员……党员个人身份公开了,党的组织分布在全国域乡。他们来自工厂、学校和农村,山间、海滨和国防前线,从容不迫地坐着火牢、轮船、汽率、飞机,像来到家里一样来到北京!
毛泽东在开幕时说道:“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彻底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
A.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C.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的任务
D.标志着党着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2-09-22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