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1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某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指出: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在国家和农民的关系问题上把农民挖得很苦;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地方一点机动权都没有。……中国应当找出一条符合中国情况的道路。该报告(     
A.反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认识B.标志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
C.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顺利实施D.旨在揭露苏联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
2024-01-25更新 | 23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 .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利用近现代科学成就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组织并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以提高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将科学技术视为重要生产力
C.以科学技术服务全面社会主义建设D.将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国家中心工作
2024-01-20更新 | 518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创新部)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新中国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     
   
A.人民政权的巩固B.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D.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4 . 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出版发行了一幅宣传画,号召:每人储蓄一元,可建设有10万纱锭的纺纱厂9家,可修铁路1000公里。这一宣传服务于(     
A.恢复国民经济B.抗美援朝战争
C.工业发展战略D.国家三线建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指出,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和基本点。下列实践符合题意的是(     
A.提出“双百”方针B.参加抗美援朝
C.实施“一五计划”D.出席万隆会议
2023-06-28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湖南省1950年秋征后调运粮食总结会议大会总结报告》指出,湖南境内偏远地区的大量的“难运粮”和“死角粮”,经过党和政府充分发动民众,利用民船,实现水陆联运,“调运工作做好了,死的粮食就会变成活的粮食,山沟里的粮食就会到城市来,到工厂里来,甚至到华北西北等地去,发挥了他应有的效果”。湖南的粮食调运(     
A.标志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B.有利于粮食价格的稳定
C.彰显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果显著D.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我国某一时期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的占比情况。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占比
公有经济国营经济32.2%
合作社经济53.4%
公私合营经济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0%
个体经济7.1%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B.国民经济基本实现了全面恢复
C.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已被彻底废除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
8 .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这体现了矿产资源勘探(     
A.服务于工业化建设的需求B.使国家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C.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D.促进国民经济的区域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51年,东北地区在全国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基本建设总量中占比如下表所示。这一占比状况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意在(       
工业重工业轻工业
40.3%44.6%23.9%

A.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现状B.推动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C.初步改变工业基础落后的面貌D.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2023-02-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5年,上海市委提出“紧缩上海”计划,要求采取“严格限制迁入、积极鼓励迁出”的方针,大量疏散上海人口,其中数十万人被当成“农民”疏散到江浙皖等上海周边地区。上海市委此举意在(     
A.加强城乡间正常联系B.克服严峻的粮食危机
C.保障本地工业化开展D.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
2023-02-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