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9 道试题
1 . 读下面《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六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A.对东西部经济联系起到一定纽带作用
B.意味着西藏自治区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
C.体现出新中国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视
D.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10-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变工是由两户或两户以上的农民相互调剂使用劳力、畜力与农具,以满足各自农业生产上临时需要的一种组织形式。如图为1950年创作的《变工互助图》。该作品反映了(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深得民心B.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C.农业合作化已有一定的基础D.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023-08-14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56年12月,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同他们谈话时说:“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B.试图突破苏联模式
C.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进行调整D.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4 . 据统计,1949年至1950年,《人民日报》广告多是日用品广告,其中轻工业产品占比达92%;广告主身份以私营企业为主。1956年后,则多是工业产品广告,且以重工业产品为主,广告主身份也基本上都是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苏区开展革命运动和生产竞赛,第一批劳模诞生。抗日战争时期,面临敌人的封锁,党中央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涌现出大批劳动模范。解放战争时期,各地群众积极支援前线作战,涌现出支前劳模,在新解放城市出现大批工业劳模

——摘编自田鹏颖、姜耀东《劳模文化哲学论纲》

材料二     1950年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情况(部分)

地区劳模名字称号或贡献
辽宁孟泰高炉卫士
北京李永铁路系统劳模
上海张世宝上海电力公司护厂模范
黑龙江李乐婷大力推广机械化采煤法
内蒙古自治区哈音金勤劳致富,实现人畜两旺

——摘编自姚启荣《中国劳模史》

材料三     1956430日,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全国21个民族,20多个产业的6156名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和各界特邀人士参加了会议。

——摘编自《人民日报》19565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前劳动模范发挥的历史作用。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建国前劳动模范相比,指出20世纪50年代劳动模范的新变化并分析其成因。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复工的国营企业通过劳动竞赛,工人的劳动热情不断增强,纷纷要求自动延长工作时间或周末义务加班,以增产支援前线。工人的竞赛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国营经济的发展。以国营上海电机厂为例,19491952年,该厂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效益折合人民币(新币)依次为6213元、14115.8元、15140元、2672.2元。如果以1949年劳动生产率增长倍数为1,则19491952年逐年增长倍数依次为12.282.444.30。产品成本降幅明显,1952年相比1951年降低幅度为23.79%。产品总产值增长猛烈,19491952年产品总产值历年分别为9195万元、525.28万元、694.94万元、2449.46万元。

——摘编自刘岸冰《19491956年上海国营工业企业劳动竞赛研究》;游正林《社会主义劳动范式的形成(19491956)——基于对劳动竞赛推进过程的解读》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以“劳动竞赛”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 .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20世纪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 “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这一现象反映出这一时期国家(     
A.农业先进技术现代化过分依赖外国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D.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一定成绩
2023-01-17更新 | 98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8 . 一位西方政要来华访问时曾提出问题:为何中国制定的五年规划能一个接一个地完成?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制度设计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据此可知,中国的五年规划最能体现出(     
A.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B.中国经济工业化成为发展目标
C.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2022-12-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如图所示为1952年第11期《人民画报》上刊载的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生产车间的俯瞰景象。该厂于1952年10月1日起正式投入生产,为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亚麻纺织企业。该厂的建成投产(     
A.旨在支援抗美援朝前线B.推动了经济体制的转型
C.奠定了重工业发展基础D.得益于苏联的大力援助
2022-11-25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名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指出“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征收其出租土地。中国共产党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合作社的推广B.彻底解除了土地改革的阻力
C.违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策D.有利于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