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简表(部分)

年代石油工业的重大发展
19491952燃料工业部成立,确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1952年底生产人造石油(油母页岩油)达24万吨,为1949年的3.6倍。
19531959党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地勘察天然石油资源”,陆续发现克拉玛依等31个油田和12个气田,1959年全国石油产量达373.3万吨。
19601977燃料工业部改组为石油工业部,建成大庆、大港、胜利等大型油田,原油产量提高,并向日本等国出口创汇。
1978—今天先后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在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稠油热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石油需求量和进口量猛增,至202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成为一项迫切的工作。

——据《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我国存在的能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材料二   19736月,石油输出国组织(0PEC)决定将原油价格提高70%,并以每月5%的速度逐步递减产量。这次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并持续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期间,不论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得不面临“工业贫血”的困境。尼克松政府交替使用紧缩和赤字财政的政策都回天乏术,而勃列日涅夫则更加笃信苏联体制能克服能源危机……中国,则悄无声息地拉开了一道大幕,震惊了世界。

——据殷建平《上世纪70年代两次中东石油危机给我们的警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能源危机诱因下,中国、美国、苏联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应对能源安全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2022-05-31更新 | 280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2022届高三5月底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曰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21-08-22更新 | 2014次组卷 | 55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年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曾参与武汉长江大桥设计施工的建设者回忆说,当时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召集了当时最代秀的专家。调动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设备。各地优秀桥梁专家、技术人员汇聚武汉,他们有的来自铁道部北京桥梁事务所,有的来自茅以升先生的中国桥梁公司,有的来自南方的广州铁路局等。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委员包括梁思成等。建桥所需的钢材等材料和设备,靠全国人民支援、铁道部还请前苏联桥梁专家西林等人组成一个28人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

19571015日)930分,(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的前奏曲——桥头音乐会开始了、听吧!歌颂长江大桥、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歌颂建桥的人们和歌颂中苏交谊的嘹亮的歌声,响在长江的上空。10时许,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开始、一架飞机出现在桥的上空,散发传单。大型的彩色气球,带引着巨幅标语:“庆祝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中苏友好合作万岁”这些巨幅标语升上了长江的上空。一时间,鞭炮声、乐曲声和欢呼声再次掀起高潮。

——摘编自王泽坤《龟蛇锁江: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建设》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者们取得的突出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者们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1-03-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中,A、B、C、D、E五条曲线分别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请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五种经济形态分别是____、洋务经济、____、 ____ 与官僚资本。
(2)A曲线所代表的经济形态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请指出它在鸦片战争后发生的变化和原因。
(3)B曲线所代表的经济形态在创办过程中先后提出了哪两个口号?它是如何影响D曲线所代表的经济形态产生发展的?
(4)据图指出D曲线所代表的经济形态发展的最高峰出现在哪一个阶段?它的最后归宿是怎样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额480万,实现利税45万元。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1912年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扼要指出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发展的机遇,分别指出两次机遇出现的原因。
2019-05-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


材料三   通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钢铁等基础工业,机械制造的原料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交通运输,整个经济又怎么运转?依赖进口么?办不到。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需建立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这些因素是客观现实,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

——薄一波《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53~1957年间中国为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中工业建设的重心集中在哪些部门?这些成就的取得对中国的工业化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整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现代史史实,围绕“社会改革与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2-1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漳浦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及预测图

根据材料图片提取一个新中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从中谈谈你的认识。

2018-07-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漳州市五中、龙海市五中等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者应运而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杭州人张翰的祖先,(明朝)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岳麓版必修2》

材料三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造”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郭大经《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出现什么经济现象?导致这一经济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2018-05-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也是非常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以下是1949年《人民日报》部分社论的目录摘编。

时间社论标题

1月1日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

2月4日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

3月17日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

7月29日严厉取缔投机活动,保持物价平衡!

9月7日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西藏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10月6日中苏友好万岁!

10月20日人民民主专政的机构

10月24日美国反动派必将自食其果

11月13日严惩怙恶不悛的反革命分子

11月21日地方人民政权建设的示范

12月4日战胜财政困难,争取物价稳定!

12月15日斯大林同志

——列宁伟大事业的继承者

《人民日报》的社论折射了我国当时多个领域的走向。依据材料指出其中两个领域的走向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紧扣材料,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7-03-03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综试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