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曰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21-08-22更新 | 2014次组卷 | 55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堂堂清: 4.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致刘德辉

德辉吾弟鉴:

自你来信一封已经收到:将信看完,我以全部知道了我是非常高兴,我真领服你,希你要加强工作消灭美帝国主义,兄在家加强提高生产支援前线。现在我们母亲玉体健康,精神矍铄。比昔年还要好些。家乡在党、毛主席的领导下现在我们真正彻底翻身了,所分的田土房屋,我真高兴。至于秋收工作完全结束了,我将收的稻谷计算亦有六旦有余,至于家庭生活全部解决了,请弟一切不要挂念家庭。母亲和我与汝任,假是我们家庭生活与生产有困难,已有村上帮助。至于母亲有我孝养侍奉,请弟不要挂念,请你安心抗美援朝,你的功劳十分伟大极了。……不有再叙,后信再谈。祝你工作愉快。

——兄刘怀钦,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面貌有哪些史料价值。
3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1953195419551956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7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5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20-11-18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2年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6 .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二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材料三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在农、轻、重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又有何偏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利条件。
(4)综合上述材料,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你有何认识?
7 .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国家治理模式从传统向现代急剧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为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了巨大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毛泽东一边稳定新中国政权,一边发展新中国事业。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立即进行了武装干涉。基于国家安全的战略立场,毛泽东作出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决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能否实现,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治国能力。在毛泽东领导下,新中国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工业建设,我国逐渐形成了初步的工业体系。

材料二     新中国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选择了学习苏联模式。十月革命后,苏联(苏俄)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迅速汇集全国人、财、物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给新中国诸多鼓舞和启发。建设经验的缺乏,也是中国选择苏联模式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对突破苏联模式、探索适合中国自己的国家治理方式作出了诸多努力且取得了突出成绩。

材料三   为不断推进新中国的稳定发展,毛泽东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在历史的行进中边探索边总结。毛泽东对新中国民主政治进行了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发展建设中,毛泽东强调要总结一切有益经验,在1956年,他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治理中的各项得失。

——摘编自季春芳李正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新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对外举措和政策?新中国有计划有重点开展的工业建设的开端是什么事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选择学习苏联模式的原因。毛泽东对突破苏联模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方式有哪些表现?
(3)新中国成立后,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建国初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8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洋务派利用国内外暂时的和平环境这一有利时机,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工.此后,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在上海、广东、天津等地区兴办了近代工业,即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材料二   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增值情况(单位:万元)


材料三   建国初期,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大力保护和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53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摘编自邱守群《中国共产党对荣氏家族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并归纳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该时期发展最快的两个工业部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0-08-01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程-统编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9 . 普通民众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 1938年八路军来到西沟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斗争,贫苦出身的李顺达得到了翻身机遇。1941年,西沟村成立了农会等各种抗日救国群众团体,李顺达当选为民兵队长。1943年,李顺达组织6户贫困农民成立了农业劳动互助组——李顺达互助组,积极生产,支援前线。李顺达出席了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被评为“生产互助一等英雄”。1950年李顺达被评选为全国劳模,他感受到自己是因家的主人。1951 年春李顺达向全国各地互助组发出了开展爱国丰产竞赛活动的倡议,得到了各地农民的响应。后来李顺达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到1955年,合作社的总收入比互助组时期增加了25.1%,人均收入超过社外农民收入的23.3%。

材料二 1960年3月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誓师会上王进喜激动地说:“盼了多少年, 大油田终于找到了。我们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面对钻井队遇到的钻井设备没到位问题,王进喜号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进喜带领他的1205钻井队的几十名硬汉,人拉肩扛卸运钻机,盆端同期提运水抢开钻,只用5天零4小时就打完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他被誉为“铁人”,他率领的钻井队被誉为“硬骨头钻井队”。在随后的10个月里,1205钻井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王进喜和他的钻井队,始终保持“争一流、上水平、讲实效、攀高峰”的进取意识和昂扬斗志,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劳模李顺达、王进喜的历史贡献。
(2)指出李顺达、王进喜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你应如何评价李顺达,王进喜等人的历史贡献?

10 .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改广大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起来。农民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空前提高。土改后一部分农民不具备独立生产的能力,无力抵御大的自然灾害,在农民中产生了劳动互助的积极性。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并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于当年12月下发给各级党委试行,要求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按照积极发展和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和逐步推广的方法,大量地发展劳动互助组,把农业发展当作一件大事去做。到1952年底,组织起来的农户,老解放区占65%以上,新解放区占25%左右,全国还成立了4000多个农业合作社,创办了几十个高级社。

——摘编自姜帆《从农业合作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中央确定发展劳动互助组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2年农业合作取得成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