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恢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1950年7月发行的《人民画报》创刊号中的叙事架构。该画报的创刊意在(     

   

A.激发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B.丰富劳动人民的业余生活
C.大力展示广大建设者工作场景D.践行我党为人民服务宗旨
2023-05-05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押江苏卷第9题 1949~1956:新中国的过渡时期-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50年代,为履行“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承诺,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工人新村”,工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下图为创作于1952年的宣传画《工人新村》,该作品(     
A.反映了生产关系变革带来的喜悦心情B.描绘了工人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场景
C.体现了“一五”计划在工业上的成就D.展示了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共鸣
2023-04-02更新 | 50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市从和平解放之日起就开始着手农业生产的恢复工作,建立了生产救灾办公室。1950年11月,北京市委提出畜力、农具互助合作之外,应“试办土地入股合作社”的设想,年底发动爱国增产运动。1952年,北京市召开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在推广农业信贷措施的同时,北京市还结合农贷大力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率先确定了先普遍推行牲口保险,重点试办棉花保险的方针。

——摘编自范明《新中国初期北京市农业政策述评》

材料二

图1 949-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变化                                                               图2 1949年-2019中国人均粮食粮食占有量

----据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过渡时期北京市农业政策的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开始的英国工业化运动给城市带来了沉重的社会问题。大量农村人口迅速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巨大的住房压力使工人聚居地沦为城市贫民窟。生活垃圾在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大量排放的烟尘及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空气,不断损害着居民的身体健康。经济危机动辄导致数十万人失业,越来越多的工人挣扎在贫困线以下,生存条件不断恶化。同时,新兴的城市街道狭窄,建筑物品质低劣而且杂乱无章,缺乏整体环境方面的考虑,城市社会问题使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在社会分配和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干预,使早期的城市社会问题得到了初步治理。

——摘编自李明超《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提出了系统的城市管理思想,成功地实现了从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认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努力把消费型城市变成生产型城市。产业工人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是实现城市管理的最基本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工作做不好,城市工作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在中央的指导下,城乡兼顾与城乡互助成为当时城市管理的重要思想。同时,在各大城市,政府还出面邀请若干人组成各界代表会,代表会成为政府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事的一种较好的组织形式。在党的城市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快速恢复和发展了城市生产,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共经受住了执政的最初考验。

——摘编自莫岳云《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管理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的城市管理思想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近代以来中外城市治理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2022-06-27更新 | 31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0年春,政务院规定:“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收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各地国营贸易机构业务范围的规定与物资调动,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负责”。此举旨在
A.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计划经济B.增强财政力量,确保经济稳定
C.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D.改变各自为政,树立中央权威
2022-06-07更新 | 106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李可染创作的新年画《新得的黄牛》,年画上的题诗为:前天分了房和地,今天拉回大黄牛;犁椎绳索收拾好,明天先耕村东头;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不用愁。关于该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农民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B.农民拥护农业合作化运动
C.农村贫困得到了彻底解决D.农村生产力发展出现质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周恩来在1950年春的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的地主富农占中国农村人口的10%;地主对土地占有关系经常发生变换,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地主的社会关系牵涉面广,实行土改必然震动许多阶层的人,社会影响巨大。周恩来旨在强调
A.农村土地改革的复杂性B.消灭地主阶级的紧迫性
C.协调城乡关系的必要性D.确立公有制度的必然性
2022-05-13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梁丰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以下为1949—1957年间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部分农产品产量表。该表表明(       
农产品1949年1952年1955年1957年
粮食11318万吨16392万吨18394万吨19505万吨
棉花44.4万吨130.4万吨151.8万吨164.0万吨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积极性D.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得农业生产取得发展
9 .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工会有“改善工人、职员群众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各种设施之责任”。1951年,刘少奇指出,既要“共同努力进行生产”,也要“务必最周密地关心工人群众一切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福利”。这些举措
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践行了社会主义福利理念
C.配合了国家大规模建设D.确立了国营经济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国庆日前夕,国家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毛主席高度评价模范代表:“他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国家召开这次劳模大会旨在
A.彰显社会主义的原则B.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理念
C.加快完成“一五计划”D.激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