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3 道试题
1 .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提出“我国农村应走农林牧副滴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背的道路“调整购销政策,改革国营商业体制,放手发展合作商业”.,但“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一文件的出台
A.提高了农业公有化程度B.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
C.实现了工商业反哺农业D.肯定了农民的改革探索
2022-02-13更新 | 142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思路之一的股份制试点启动。1984年,世界银行提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借鉴西方的公司制、股份制。这个意见受到高层的重视,认为股份制“可能成为公有制的一种新形式”,但仍然表示“发展趋势如何”还不清楚。1985年,安志文等人在同台湾研究院蒋硕杰等座谈时,也提出了股份制的意见。

1986年底,国务院提出选择少数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1986年,深圳出台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验条例,决定在六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试点。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万科房地产公司等开始发行公众股。1987年以后,各地股份制企业的试点迅速增多。据新华社报道,截至1988年底,全国已有股份制企业6000多家,股份集资额60多亿元。

——据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国股份制试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国股份制试点的意义。
2022-02-0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2021年热播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有一处购买电视机的场景:20世纪80年代初,因为厂里采购的电视机数量有限,李焕英和王琴为争夺最后一台电视机竟打了起来。最后买电视机的时候,除了付钱,还要票证。此场景反映出当时
A.人民生活奔小康B.计划经济特征明显
C.实行了市场经济D.人民内部矛盾尖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楚国铁农具相当齐全。春秋中期,楚人创建了筑陂蓄水的水利工程,其排灌系统之完备为列国所罕见。《战国策·楚策》记苏秦游说楚成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这里的粟不是实指,而是粮食的代称。王逸在《楚辞·大招》“五谷六仞下”注曰;“五谷,稻、稷、麦、豆、麻也。”吴起变法时,向楚悼王明确提出移民恳殖,此举对开发周边地区,扩大耕地面积,带去先进的生产方法,起到了巨大作用。楚国岁达的农业,不仅造就了农家学派及其创立者——许行,而且催育了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神农》。

——摘编自陈绍辉《楚国的农业与水利》

材料二   19811月底至2月初,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湖南工作座谈会,胡耀邦问省委领导人敢不敢包产到户,省委领导的思想受到很大震动。10月,中共湖南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今后农村工作重点要放在完善,稳定农业生产责任制上,并号召全省推广华容与沅江等地实行统、专、包和“几统一”的包干到户经验。黄文初所在的浏阳市金刚镇就是在这一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黄文初向记者回忆:“我们家8口人,分了3亩多地。分田到户,吃饭问题不愁了!”到年底,全省有95%的生产队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村改革形成高潮。

——摘编自《湖湘潮·百年颂》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楚国农业发达的表现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湖南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及原因。
2022-01-25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广告称宁江机床厂既可以供应机床,又可以按用户需求加工零件,还可以承接短期培训。这则广告可用于说明
A.《人民日报》率先开展了广告业务
B.部分企业已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C.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全面建立
D.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废除
2022-01-2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一定时期的政治是一定时期的经济、文化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的一段话我们耳熟能详:“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可以说,宋人以超脱的奇思妙想和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将日复一日的生产生活故事,织出“科技味儿”,达到了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高峰。

——摘编自曾福泉、何冬健《古代科技发展的璀璨明珠》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再一次实践,而且是较前面成功的一次实践。它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之久并已日趋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辛亥革命对现代化起的另一重要作用,表现在对经济现代化的政策推动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了若干维护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方针……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了晚清几十年的总和……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思想的启蒙和观念的现代化。

——摘编自徐业滨、秦慧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循环经济》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编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印刷术、指南针在宋朝的发展表现,并写出北宋沈括记载和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的著作名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指出1915年在“思想的启蒙”方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并分别写出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7 . 1981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通讯,介绍了江苏省泗洪县上塘公社垫湖大队于1978年9月将集体的土地切割成小田,分到30多户社员手中,实行分田到户,定产、定额承包的事件,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这种“包产到户”反映了
A.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五百年来,各国因势因时而不断崛起,留给世人无尽的思索。

国家主题
葡萄牙、西班牙从陆地到海洋
荷兰从渔夫到车夫
英国
法国从人性到理性
美国
俄国从改革到革命
德国
日本从锁国到开国
中国

结合材料的提示及所学知识,从中、美、英、德中任选一国,为其崛起提炼出恰当的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阐释合理,史论结合)
2022-01-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工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文理分科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1978年9月,安徽省肥西县山南区委在黄花大队进行包产到户的试点,9月16日开大队全体干部会,17日开全体社员大会,并连夜“分田到户”,9月18日全部劳动力下地干活。这反映了
A.生产关系变革在基层不断推进B.农村生产关系改革的尝试顺应民心
C.经济体制改革的组织实施得力D.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迅速地推广
10 . 下图为成立于1980年10月的深圳香港第一家合资酒店一深圳竹园宾馆。这反映了
A.公有制的地位受到冲击B.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C.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D.城市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2022-01-0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