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晚清,星期制传入中国。1902年至1911年夏,各学堂、中央各部和地方衙门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1912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采用了星期日公休制度。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这表明
A.政府对社会生活的引导B.国民民主意识的普遍提高
C.市民文化素质明显提升D.社会生活土洋并存的特征
2 . 清末之际,时人评论“今学堂学生,近城镇者入之,僻远不入;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更有论者指出“长此不改,一二年后”,乡间恐怕“除百一绅富家外,大多数学龄童子皆将不识一丁”。作为直接证据,这可以用来说明
A.科举改革阻碍思想解放B.国人接受西学历史进程
C.士绅阶层影响乡村秩序D.近代教育转型的复杂性
3 . 1912年,民国政府将西式燕尾服确定为大礼服。不过,当时社会上普遍穿着的依旧是大襟右衽中装长袍和马褂,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于政治社交场合。这一现象
A.说明社会陋习仍广泛存在B.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时代精神
C.反映了共和制度徒具其表D.折射出中国近代化发展状况
4 . 近代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社交圈子日益扩大,一般人尤其是商人为了拉拢关系网都乐于请客吃饭。上海富商在酒楼大宴宾客:“海味山珍任品题,新新楼上夕阳西。一筵破费中人产,忘却糟糠尚有妻。”这反映了(     
A.社会缺乏理性的消费观念B.上海地区民族工业持续发展
C.奢侈消费是城市消费的主流D.消费的目的是满足生活需要
2023-02-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部分教师合影。照片中的装束可以用来说明(     
A.新式纺织业发展迅速B.近代思想文化全盘西化
C.知识分子的地位较高D.服饰具有多元化特点
2022-07-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