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良友》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大众传媒。有研究者统计了《良友》杂志关于“女性精神世界改造”的相关内容,并得出下列图表。从中我们可以推断(     
A.中国妇女得到了全方位的解放B.妇女解放运动具有强烈时代色彩
C.新文化运动推动时代伦理变迁D.大众传媒成为社会革命的主阵地
2023-02-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博览会是观察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窗口,又是汇聚物品和传播知识的平台。下表可以看出近代中国
武汉劝业奖进会和西湖博览会征集展品类别对比
武汉劝业奖进会(1909年)西湖博览会(1929年)
征集
展品
类别
天然产品(饮食或制造之原料),工艺品、美术品、教育品、古物品染织工艺类、工艺品类、机电工业类、化学工业类、矿产品、医药用品类、教育用品类、文艺品类、农产类、饮食制类、动物类、革命纪念品类、外国参考品
A.物质文化生活变迁B.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现代科学知识普及
2021-10-07更新 | 287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近代中国不同地区的婚姻观念,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上海、广东等沿海城市风气开通,男女接触不避嫌疑,自由恋爱之风日盛。
华北地区的文明结婚程序是:男子向父母公开自己的择偶标准并得到许可后,再由介绍人安排男女见面,双方同意后便可以商订婚约。
广大农村地区依然盛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
A.社会风俗发展不平衡B.对外开放使人们婚姻观念变化
C.国家政策实行新习俗D.近代社会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
4 . 民国时期,西医界称中医为旧医,称自己是新医,而中医界称自己为国医,称西医为西医。上述称谓反映了,当时
A.价值观念的冲突与交融B.民主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C.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D.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在礼乐制度的指导下,分餐是主流就餐方式。秦汉时期,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仍然存在,饮食礼制的约束依然严格,人们依然尊崇一人一案,正襟危坐的就餐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胡床、胡坐传入,到隋唐时逐渐普遍化,与之相应的垂足的坐姿成为人们的习惯。这些条件的具备使人们渐渐习惯于围桌面食,从而向合餐迈出了一大步。在唐代,前朝那些严格的礼制约束大大减少,人们热衷于宴饮而且在饮宴活动中心态更加放达自由。显然,围桌面食、共享大餐的合餐方式更加适应这种心理需求。宋代,随着茶楼酒肆、瓦舍勾栏等公共饮食空间出现,加之椅子的完全普及、菜品的极大丰富等原因,合餐制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整理自李春芳《中国古代就餐方式演变源流及其原因探析》、重庆考古网《解密桌案上的古代中国》

材料二 (在建立民国的革命时代)“西餐”被当时的知识分子和官僚视为一种进步、文明的“身份”象征。而中西方餐饮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在于进餐方式是“分餐”还是“共食”。到了30年代,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的“卫生”知识,一些学人通过书报向民众普及有关知识,民众了解到人的体液与疾病传染之间的关联性,大家开始出现排斥“人我津液交融”的情感倾向,这使得以“共食”为标志的中餐成为所谓开明之士的诟病对象。同时,在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的负面整体化”过程中,“共食”所依附的中国饮食也未幸免,一些接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中国革命激进者对中国的共食制饮食发起猛烈的批评。有些公共卫生学者更是提出“饮食革命论———废止筷碗共食、实行中菜西吃法”。

——整理自林海聪《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汉族饮食风俗变革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就餐方式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对就餐方式的新认识。
2020-07-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09年,一个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写了多则咏叹,涉及报馆、高楼、电灯、银行、纸烟、打球房、马路、洋车等。这反映了,当时
A.新生活方式对传统的冲击B.近代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C.封建陈规陋俗逐渐被破除D.民主科学思想广为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60年,上海西人书馆助西人译书的文士王韬去某友人家作客,友人“特出西洋名酒为饷,味极甘醇可口”。王韬虽收入不多,但也购买一些西洋玻璃杯、洋皂用来赠送亲朋好友。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实用性消费观念盛行
8 .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2019-01-30更新 | 222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下表为上海等城市不同年代部分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据此可知
项目年代
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36.628.812.66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113.9
学历10.611.712.625.3

A.政治生活的影响逐渐消失
B.社会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化
C.受教育程度日益受到重视
D.社会关系一直发挥决定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内容摘编自1908年《图画新闻》。这反映了当时
A.官府任意干涉社会生活
B.社会舆论关注男女问题
C.媒体报道比较客观公正
D.传统观念影响司法判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