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铁路建设的发展见证了近现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哩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偈议。

材料三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四   


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对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沟通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沪高铁是高铁技术的集大成者,科技创新造就多个世界纪录。对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带动作用,也促进了稆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1)据材料一,分析铁路运输业在英国诞生的条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830年到1870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哪些重大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就近代以来中国铁路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022-04-2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电车出现在城市街道上始于19世纪80年代,1881年由德国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光绪二十八年(1902),世昌洋行获得了在天津设立电车电灯公司的专利权。但是,世昌洋行本身没有投资能力,便将专利转让给比国通用银行财团。比利时人梅雅德与德璀琳,首先在“都统衙门”备案。“光绪三十年三月十一日(1904年4月26日),袁世凯委派天津知府凌福彭、天津海关道唐绍仪、候补道蔡绍基、天津道王仁宝等,与比利时驻津领事嘎得斯、比国工程师沙特、世昌洋行经理海礼进行谈判,重新签订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合同》。合同共有27个条款,是一份典型的掠夺殖民地的契约。合同规定,该公司经营范围是以鼓楼为中心,其半径线不得超过6公里区域,经营期限为50年。比商通用银行财团获得承办专利后,立即着手筹备,建立组织。并拨出25万英镑(折合当时中国银元250万),电车厂址设在南开三马路(西南角南开中学旁)。该公司董事由6人组成,外国董事和华人董事各3人。洋人董事由公司股东选出,华人董事则由直隶总督委派。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出任董事长。光绪三十一年(1905),开始铺设电车轨道工程;转年春,建成了环天津老城的第一条电车路线;并于正月二十三日,举行环城有轨电车(俗称白牌电车)通车典礼。这是全国最早的有轨电车。

后来,上海、北京、沈阳、哈尔滨和长春等城市先后建成电车系统。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有轨电车仍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电车的出现也冲击了传统的交通工具,如1929年10月24日,在工会领导人的暗示和怂恿之下,本来就对电车不满的人力车夫“有恃无恐,争先恐后,持棍随众狂奔而去,将矛头直接对准在大街上行驶的电车……遭到重创的北京电车第二天便全部停开,直到11月10日才暂时恢复一、二、三路电车。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电车发展的特点
(2)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欧风美雨”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20-12-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外轮得行驶长江。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光绪初,英人无视中国主权,擅筑上海铁路达吴淞;光绪末年,外人又攘夺中国铁路利权。日本一弹丸之国,恃有铁路,遇事与我为难;中法战争,因运输不便,军事几败。有识之士痛利权之外溢,恨国势之积弱, 呼吁创办轮船公司,修筑铁路、马路,开办邮政电信。
——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材料二     19世纪以,直到20世纪中期,我国传统的独轮车、骡车、轿子等交通工具,一直在广泛使用。19世纪末引进西式马车,并于1895年开始铺设“马路”;19世纪末年引进人力车(1874年)、自行车(1886年);20世纪初引进各种汽车(1901年小轿车、1920年出租汽车、1922年公共汽车与长途汽车)和电车(1906年有轨电车、1914年无轨电车)……
——陈明远《1840—1949百年生活巨变》
材料三   “中国用6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一般用30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2008年8月)
(1)材料一中“外轮得行驶长江”是通过什么条约获取的权益?根据材料一概括外国轮船和铁路给中国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城市交通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城市交通工具变化的原因。
(3)对比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我国取得交通成就的认识。
2013-09-22更新 | 5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湖北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