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路和公路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1825年修筑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后,美国联邦政府就给予了充分重视,在1824年到1838年间联邦政府就出资并派遣技术人员勘探铁道线路,美国一方面从英国购买机车,一方面加紧国产火车头的研制工作......由于运河在地理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只能连接已有 的河流形成水路交通网,在河流稀少的地区就不能够发挥作用,而铁路长年可用,是不受地理 条件限制的最强大的交通设施,铁路建设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美国的铁 路总长度已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达到2818英里。

——《19世纪美国交通运输革命研究——以铁路建设为中心》

材料二

发展阶段筑路总里程(公里)综合统计大事记
肇兴

(18761894)

473.4,其中官办占69.3%全国总里程
2.3万公里, 计0.23公里/百平方公里, 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比94%。
1880年,第一家铁路工厂胥 各庄机修厂诞生
第一次筑路高潮
(18951911)
9200,其中借外资或列强直接修建占83.5%1909年,近代中国第一条自 建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成
从低谷走向高峰
(19121937)
11000,在已建成的铁路中 列强直接或控制经营占 86.7%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进入高 潮

——摘编自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中国铁路是这种沧桑巨变的缩影。40年,中国铁路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高铁动车,中国铁路变迁史 就是一部世界铁路革命史。铁路运营里程大幅延伸,时速大幅提高。40年前,中国铁路营业里 程只有5.17万公里,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截至2017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2. 7万公里,较 1978年增长145.6%。其中,高铁2. 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

——《40年中国铁路变得越来越强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美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铁路发展简况表



——据王渝生《中国铁路百年史话》、高志华《新中国铁路建设60年的回顾与展望》等辑录而成
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建立前我国铁路发展的基本特点,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981年前和1981年后我国铁路发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可以得出哪些重要认识?
2019-10-12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在20世纪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东西方文明激烈的交融与碰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两辆从德国来的汽车时,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

“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清朝保守大臣)

“完了!这东西要多起来,我就没生意啰,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可就没有着落了!”(黄包车夫)

“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啊!要是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开明人士)

材料二   “认清了我们的祖宗和我们自己的罪孽深重,然后肯用全力去消灾灭罪;认清了自己百事不如人,然后肯死心塌地的去学人家的长处。……八股、小脚……等等‘有文化’的崩溃,全不是程颢、顾亭林、戴东原……等等圣贤的功绩,乃是与欧美文化接触之后,那科学工业造成的新文化叫我们相形之下太难堪了,这些东方文明的罪孽方才逐渐崩溃的……应该虚心接受这个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让那个世界文化充分和我们的老文化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气。”

——胡适《再论信心与反省》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汽车的传入对当时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制约近代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胡适先生的主要观点,并作出简要评价。
2019-06-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横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零班下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一时期美国也提出了建设纵贯全国连接各州的州际国防公路战略构想。1956年国会通过的联邦资助公路法案公布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工程一一建立全国州际和国防高速公路系统。同时出台法案建立了“公路信托基金”接受专川于公路目的的税收。此条款打破了美国国会不将税收专门用于指定目的的惯例。艾森·豪成尔在德国目睹了高速公路上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大力支持该法案。此后经40余年不懈努力,终于建设完成了77万公里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这个系统支撑着这个世界强国的经济繁荣和国民的荣耀。

——摘编自刘瑞波、赵宁《欧美国家高速公路融资模式及其借鉴》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公路建设投资仅22.8亿元,截至2017年底,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1253亿元,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4万公里。高速公路连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世界银行对此做出评价,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的国家公路网、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社会团结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摘编自徐丽、贺菲菲《缓解制约支撑发展——收费公路的前世今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意义。
2019-03-06更新 | 365次组卷 | 1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盐铁论》记载:西汉时期官营制铁业多用囚徒生产,生产积极性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劣,而且价格高;官府专卖经营导致“器难得”,“善恶无所择”。而民间的制铁业,“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忙季节,他们将铁制农具运到田间地头,“民相与市买”,农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


(1)结合材料,以西汉铁制农具的生产销售为例,分析官营与民营手工业的不同影响。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原因。

材料三   晚清时期,近代铁路传入中国,对社会经济和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国人对修筑铁路观点的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国商人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但这条铁路经营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此后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摘编自中国铁路网《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材料二从1830年开始,几乎每户英国家庭都把自己的积蓄用来购买铁路公司发放的建设债券。从1840年到1845年,英国民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铁路兴建项目被提到议事日程。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峰顶,这一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国会被讨论,无一不是顺利过关。随着铁路股的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投机资金流入这个行业。到1850年,英国建成的和在建的铁路总长已分别达到6000英里和1000英里,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英国铁路轮廓。

—摘编自纪双城《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铁路20年发展予以评析。

2018-07-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国商人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但这条铁路经营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此后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摘编自中国铁路网《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材料二   从1830年开始,几乎每户英国家庭都把自己的积蓄用来购买铁路公司发放的建设债券。从1840年到1845年,英国民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铁路兴建项目被提到议事日程。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峰顶,这一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国会被讨论,无一不是顺利过关。随着铁路股的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投机资金流入这个行业。到1850年,英国建成的和在建的铁路总长已分别达到6000英里和1000英里,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英国铁路轮廓。

——摘编自纪双城《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铁路20年发展予以评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50年代是铁路全面建设时期,在这10年中,铁路的总里程增长了4倍多,达到30000英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铁路发展更为壮观。美国内战后的几十年都使前面的时代黯然失色。到1890年又修筑了140000英里的铁路,到1916年铁路总长超过250000英里。19世纪推动人们进行运河、铁路和汽船投资的基本动力是地理扩张和分工。1800年,美国经济活动集中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而且主要是其中的沿海地带。……这个过程以早期多种交通工具的竞争和铁路的最终胜利为特征——铁路的成功应归功于其选址的灵活以及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能力。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铁路业生产率的增长大大快于其他部门,而实际运输费用相应降低。而且,支持铁路成功进入市场的政策,也为其减少了大量成本。从19世纪60年代直到一战,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美国的铁路部门受到外国投资者更多的关注。英国人以及北欧人对美国的铁路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兴趣

——摘编自《剑桥美国经济史》(第2卷)

材料二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但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早期修建铁路的阻力很大,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甲午战争后,英、俄、法、日、德、比、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他们或强行修筑,或假借“合办”,或通过贷款控制,一万多公里的中国路权被吞噬和瓜分,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在清政府时期(1876-1911)共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国有铁路,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铁路及赎回的京汉、广三等铁路仅占20%左右。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中美两国铁路建设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9 . 武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口直接对外贸易额与位次

(引自陈锋《汉口发展与张之洞督鄂》)

年份进出口额(两)占全国
18675223420.41
186813981150.89
186912662530.83
187022903351.69
187136754092.36
187240751962.52
187344215362.86
187452588113.96
187557612394.15
187672714514.75

材料二张之洞极力主张兴修芦汉铁路,他指出:“语其便利,约有数事:内处腹地,

不近海口,无引敌之虑,……干路袤远,厂盛站多,经路生理既繁,纬路枝流必旺,执

鞭之徒,列肆之贾,生计甚宽,舍旧谋新,决无失所,……近畿有事,三楚旧部,两淮

精兵,电檄一传,不崇朝而云集,都下或内地偶有土寇窃发,发兵征讨,旬日立可荡平,征兵之道,莫此为便,……海上用兵,首臣梗漕,东南漕米百余万石,由镇江轮船溯江而上,三日而抵汉口,又二日而达京城,由芦沟桥运赴京仓,道里与通州相等,……”

——《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

材料三武汉者,……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

——孙口山《建国方略》

材料四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铁路交通领域建设取得很大成就。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2)1906年,芦汉铁路通车。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述张之洞、孙中山认为在武汉地区兴修铁路的好处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

依据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武汉最重要的铁路建设成就是建成通车。

2018-02-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县2016届高三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