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统治者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嫁之人” 。虽不必使工者尽归于农”,但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清政府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
­­——白寿彝《中国通史》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1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
——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钱满素《美国文明》
材料三:“一五”到“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西欧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机制做出的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调整经济的历史意义。(3)据材料三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调整中做出的历史贡献。
(3)材料三中“六五”(1976-1985年)时期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六五”时期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比,其增长有何特点?造成这个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015-10-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期开学考历史试卷
2 . 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新政的主要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NRA),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原则,对各行业该产品的产量和价格作规定,愿意遵守规定的雇主可以领到一个“蓝鹰”标志……“蓝鹰运动”创设了一种为实现全国工业复兴法令而合作的意愿氛围,使美利坚走上了复兴的道路。

——常一民《蓝鹰·新政》

材料二   为完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以提高企业活力,放权让利、加强企业的责任制成为80年代的国营企业改革的重点……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委、省政府选择了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等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改革……试点企业取得的经济效果十分显著,1979年与1978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1.6%,实现利润增长15.9%。

——武力、肖翔《中国共产党关于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的探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蓝鹰运动”的主要背景,并概括新政的特点。
(2)材料二中促进企业发展的手段有何特点?其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90年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
(3)上述材料中的措施,对我国当今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

材料三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材料四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指出其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四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

4 . 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挨饿……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

材料二:罗斯福曾说:“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其主人所负的义务……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我国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的存在……我们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中的平衡——即工农业之间的平衡以及工资收入者、雇主与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二战以后,继罗斯福新政,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出现一个“黄金时代”。英国爱德礼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等国有化。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放松政府对经济控制的做法,降低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

材料四: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政府少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政策实行“引人注目的改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胡佛对政府责任的看法?从中体现胡佛怎样的经济思想?胡佛的这一思想对经济危机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为了“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采取了哪些重要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经济危机产生哪些主要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德国经济政策与英国有何不同?两国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里根政府对美国经济政策实行“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2019-01-13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选修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使商无得籴(买米),农无得粜(卖米)。商无得籴,则多岁(丰年)不加乐; 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商欲农,则草必垦矣。
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节选自《商君书·垦令》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鞅实行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此后封建统 治者大多继承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20 世纪初,清政府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1903 年 3 月设立商部,作 为统辖全国工商各政的机构。商部成立之后,1903 年颁布了《商部章程》《商人通例》, 对商务经营做了一些具体规定;接着又奏颁了《公司律》,规定了公司分类、股份、股东权 利、股东会议等细节;1907 年又颁布了《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及改订后的《奖 励华商公司章程》。……这种经济政策的变化是晚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所做出的无奈 抉择,也可以说是清王朝对来自工业文明挑战的一种回应。

——周武、张雪蓉《晚清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其社会效应》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经济政策调整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当时社 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是西方社会反经济危机政策成功的典范。针对大危机中爆发出来 的经济问题,罗斯福放弃了美国长期以来的经济政策,在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方面实 施了重大改革,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职能,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经济的政策,这 些对后来的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秦辉、徐扬《罗斯 福新政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罗斯福政府实现了美国经济政策怎样的转变, 并简要评价其在经济方面的作用。
2018-07-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作为世界通行的反腐手段之一,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在美国政治由腐到治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早期的政党选举极不规范,贿选严重。1911年修订颁布的《联邦腐败行为法》首次要求候选人申报竞选时的开支情况并且将申报的主体扩展到参加参议院选举及党内初透的候选人.随着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制及监督职能大幅加强,大量腐败现象滋生。为此,政府开始研究并探索相关的反腐败措施,如杜鲁门总统向国会提出了针对联邦政府官员的道德标准和约翰逊总统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提出的《行政官员道德标准》。20世纪70年代水门事件的发生导致了公众的严重愤怒与对政府透明与问责的关注。而在大洋彼岸的欧洲,英国在1974年颁布了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相关的法律,这给美国政府以一定的启发。随之而来的是国会相继颁布了《阳光政府法》(1976)、《政府道德法》后者成为美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法规基础。除此之外,美国还设立了一系列的机构来预防与治理腐败,如特别检察官办公室、联邦选举委员会、人事管理局和功绩制保护委员会等。被列入财产与收入申报范围的主要内容有八项:资产、收入、交易所得、债务、礼品与回扣、政府外兼职、过去与未来工作安排、主要客户。总体而言,其财产申报既实现了对政府高级公务员的全覆盖,也涵盖了一些高危的普通公务员,如负责采购、许可证发放等中层官员.综合来看,美国在建立健全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以及其他措施之后实现了较为廉洁透明政府的目标,获得了公民对于政府的支持与认可。

——摘编自彭成义、张宇燕《美国的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立、完善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美国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建立的特点及意义。

2018-05-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2018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之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业生产上,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逐渐推广,水利事业发展,这都使农作物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和产量提高增加了公社农民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由此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中国选择了“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美国的经济危机与新发展

接受“国家复兴安全局”法规的企业                           倒掉牛奶

田纳西水利工程                                                         领取失业保险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来缓解经济大危机?这些缓解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
2018-06-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

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①
社会总产值6.57.46.34.23.3
国民收入6.57.85.74.32.6
工业总产值8.68.57.44.42.8
农业总产值2.23.92.51.74.0
基建投资5.47.36.73.72.0

①为1982年和1983年平均增长率

——朱汉国主编《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先后实施了“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1966-1980年),并在工业部门推行了新经济体制,在农业部门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改革虽然对促进集约化经营和提高生产效益有一定作用,但它仍然是在坚持国家高度采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些修补措施。……对利用价值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上仍取排斥态度。……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病逝……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克林顿(1992-2000年任美国总统)在1993年就职演说中说:“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地方,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昨天的政府。”

材料四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非洲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的失业率达到最低,出现了42年间第一次的连续财政盈余。

——克林顿总统国情咨文(2000年1月)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主要呈现什么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所说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次试验前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有何重大变化?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2018-03-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岳麓版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单元测试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目前,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受到冲击,除了华尔街的金融从业人员,从事其他行业的华人也逐渐感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寒意”。

材料二1930年6月7日,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提高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的关税率,结果导致德、意、加、西等国以牙还牙,纷纷高筑关税壁垒。

材料三2009年9月25日,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落下帷幕。会议期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围绕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重申了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原则,强调与会国家要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

材料四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纵观这些措施,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来提高我国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民生工程等措施,促进经济较快增长。

请回答:

(1)当今华尔街金融风暴发生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爆发有何共同特点?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国际社会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举措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

2018-03-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1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同步检测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根据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指出其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列宁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