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大事件



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以上相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7-05更新 | 589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上半期世界重大历史事件(部分)示意图



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5-24更新 | 69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3 . 阅读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上面的曲线是联邦预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下面的曲线是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

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任意二个时间段的信息,主题自拟,充分利用提取的信息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结构清晰,表述成文,论述充分)
2021-12-17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近现代史上四次重要的经济危机

1825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英国最早发生经济危机,是因为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由于资本主义在各国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在各国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条件尚不成熟。
18471847年前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的范围广泛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动荡局势。1847年经济危机是1848年革命的直接原因。
1857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之后,国际工人运动逐渐走向联合。
19291929年从美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关联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20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事件
17世纪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实行贸易保护
18世纪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
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倡导自由生产、自由贸易
19世纪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工人阶级开展宪章运动;
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航海条例》的限制完全取消;
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57年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后被镇压
20世纪1933年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模式确立;
二战期间,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二战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在苏联进行改革;
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等国纷纷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从上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合理)
6 . 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是西方数百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理论思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认为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经济关系的世界,它是同政府或政治分开而独立的。这就是自由市场的世界,它本身受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如供求规律所制约。政府应尽可能不加干预,不应设有关卡,到处都应实行自由贸易。至于工人,他们不应期望得到超过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了自由放任政策。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933年后美国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由政府担保存款安全,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家,要求不得从事股票市场投机的信贷活动,恢复了整个信贷体系,稳定了人心。吸收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造林、森林防火等工作,国家建造18万项公共工程,使得400万人获得了就业机会。农民在一年内收入提高了38,购买力提高了25%,到1935年农业净收入比1932年增加了33.78亿美元。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对企业再生产进行干预。

——摘编自于燕飞《罗斯福新政及其意义研究》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自由放任主义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提炼作者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措施和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60字左右)
7 . 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是西方数百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理论思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后,支持其理论的大卫·李嘉图等创立的学说被称作“自由放任主义”。他们认为,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经济关系的世界,它是同政府或政治分开而独立的。这就是自由市场的世界,它本身受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如供求规律所制约。政府应尽可能不加干预。不应设有关卡,到处都应实行自由贸易,因为这种制度是世界性的,不受政治障碍或民族不同的影响。至于工人,他们不应期望得到超过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了自由放任政策。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933年后美国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由政府担保存款安全,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家,要求不得从事股票市场投机的信贷活动,恢复了整个信贷体系,稳定了人心。吸收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造林、森林防火等工作,国家建造18万项公共工程,使得400万人获得了就业机会。农民在一年内收入提高了38%,购买力提高了25%,到1935年农业净收入比1932年增加了33.78亿美元。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对企业再生产进行干预,加大对工业部门的投资,使美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4.0%,60年代为5.0%。1970年与1950年相比,工业生产增加了1.24倍,国民生产总值也从1945年的3552亿美元增加到1960年的5037亿美元,人均收入达1883美元。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增长了37.5%,达到了2579美元。

——摘编自于燕飞《罗斯福新政及其意义研究》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自由放任主义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就美国的国家干预主义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措施和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8 . 在 20 世纪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苏俄(联)、美、中三国在处理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这里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否允许引进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他说:“据我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

材料二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 年 3 月 4 日)

材料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 1956 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 1978 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苏俄(联)、美、中三国的有关史实,以“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发展的作用”为主题,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时要正反举例,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 字左右。)
2019-11-1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一词有双重内涵,一是常识意义上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即客观史实;二是对这些事情的记载、考订、叙述,即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不同时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材料二:新政时期,罗斯福的举措在美国国内引发尖锐的认知冲突,现列举如下: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中美关系有何变化?1990年对新政的认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请根据上述材料,以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为例,围绕“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观点简明,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字数不少于280字)。
2018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10 .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时)美国人相信共和制不适合于地域广阔的国家,因为在这种共和国中,中央的立法机构必然易于脱离其大多数选民,发展下去,就会脱离选民的监督,共和制也就不存在了。另一方面,一个小的共和国又不能在这个充满侵略性大国的世界上生存下去。……需要有一个更好的组织形式来表明,美利坚合众国也是一个国家,而不仅仅是十三个小共和国在外交上的联合。

——(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以来,分权和集权这两种态势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中交替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出一种钟摆运动(如图。左端点表示联邦政府所拥有权力最少点,右端点相反,下端点表示分权与集权的融合状态)。从美国发展历程钟摆运动的发展趋向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钟摆运动的摆幅不断变小,展现出趋中态势。

——摘编自董礼胜、曹冬英《美国“分权—集权”钟摆运动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人在共和制问题上的矛盾心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生存下去”,美国人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美国“分权—集权”钟摆运动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18-04-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