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但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开始向近代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赈济制度已经衰落,传统的家庭救济模式也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立法工作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已经略见成效,例如1915年仿照欧美《济贫法》制定的《游民习艺所章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福利立法,则以1943年《社会救济法》为其典型,将社会上极度贫困的弱势群体与受灾民众作为优先照顾的对象。由于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福利立法产生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聂鑫《近代中国社会立法与福利国家的建构》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劳动保险法规,至1957年,“初步建成了以国家责任为主体,覆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方方面面的福利制度”。改革开放后,以城乡统筹为特征的社会福利制度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社会福利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全覆盖,努力实现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保障。

——摘编自胡晓义《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现代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
2023-03-05更新 | 1018次组卷 | 7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3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后西方各国都在原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相继实行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渗入了计划内容的市场经济。一种以西德模式为代表,这种类型市场经济的功能只是根据对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应该优先发展项目的安排,提出一些指导性的规划和设想。目的只是帮助企业减少决策时的盲目性,而绝无意参与和改变私人的分散决策现状。另一种类型以法、日模式为代表,在这种类型市场经济下政府可以运用其他的经济政策来引导或制约,从而可以促使计划得以落实。

——摘编自项扬《战后西方各国市场经济中的计划调节类型及其特点》

材料二 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传统的计划经济观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国家计划不能包罗万象,一般不涉及微观经济活动的具体细节,而主要是组织经济的宏观平衡,管理的重点应转向制定和实现产业政策;第二,计划管理应当逐步实现以指令性计划为主向以指导性计划为主的目标过渡;第三,计划的实现不一定都需要采取计划指标特别是实物指标体系,而应当更多地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参数来调节经济活动。

——摘编自张敦《“计划经济”究竟是什么?——历史与现实的考察》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中的两种计划调节类型的异同。
(2)谈谈你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国和西方经济调节形式的认识。
2023-02-09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府论》是洛克倾注多年的心血之作。在这部著作中,他对近半个世纪英国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进行了清理和总结,为新政权提供了理论论证。洛克法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他指出,在君主专制政体中,君主只是用心血来潮或毫无约束的意志代替法律,而没有任何准绳和规定约束君主的行为。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

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据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材料三

代表人物主张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
(1912—2006)
认为“福利国家”巨大的日常开支成为国民经济中沉重的财政负担。实行这种制度,就会有“太多的人终生依赖他人生活”,主张废除“福利国家”。
[美]保罗·萨缪尔逊
(1915—2009)
认为“福利国家”实现了充分就业,实行了公平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创办了各种福利设施。断言“福利国家会长期存在下去”。

——摘编自李琮《对“福利国家”的一些认识》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大选中,提出福利国家主张的工党大胜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丘吉尔和保守党,随后工党政府迅速推出以大规模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以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政策。此后,保守党也承认国家干预和市场经济共存,支持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即“托利社会主义”。由此,两党政策大体一致,形成“共识政治”。英国经济政策也“重返”国家干预,英国也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撒切尔为首的保守党政府提出必须打破“中央集权管理、官僚体制和干涉主义结合的政府风格”以及“包罗万象的政府措施”的口号,积极推动国企、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私有化,并鼓励小股东多而资本少的“大众资本主义”。在强化资本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废除了大批经济管制,开放市场竞争,取消价格、物价和最低工资的管制,鼓励金融自由化,给银行证券业大幅“松绑”,对企业和富人减税,以刺激投资的积极性。此外,撒切尔政府还改革行政,裁减大批政府雇员,削减包括福利、教育和科技等在内的公共开支。

这些在较大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不少中下层人民也因此生活压力增大和缺乏安全感,引发社会一定的不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国“重返”国家干预政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转变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府经济政策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国家对现代化的“修正"

20世纪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这个世纪前期,欧美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经济发展势如破竹,政治民主化接近尾声,社会多元化已成定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似乎表明它们的“现代化"已经出现问题了,于是它们进入“修正'‘现代化的阶段,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两个方向上都需要对几百年的历史进行反思。

20世纪结束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经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每一天都曾发生惊人的变化。但我们也知道我们正面对巨大的问号,这就是:“现代化''把世界引向何方?

——摘编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20世纪与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国家“'修正'现代化”的理解o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简衣(部分)

国家确立方式确立的政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
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民主共和制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内战)
法国大革命多次反复,最终确立民主共 和制
俄国农奴制改革君主立宪制
德国王朝战争君主立宪制
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制

——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成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经济在高科技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后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7-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表现.
(3)综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较全面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始于19世纪末的德国,普及推广于20世纪初。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也进入了鼎盛的阶段。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其内容多、范围广、覆盖面大、奉行“从摇篮到坟墓”式的包揽一切的福利政策,因此在降低贫困人口比重、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求、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司亚勤《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显现出它的局限和弊端,陷入了步履维艰、难以为继的困境之中。首先,日益增多的福利支出使得赤字攀升、债台高筑,许多西方国家都出现了巨大的财政“黑洞”。其次,日益增多的福利服务使一部分人只想索取,不想奉献,社会保障制度违背了追求社会公平的初衷,导致了生产率的下降。再者,沉重的福利负担使西方国家生产成本上升,竞争能力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反过来更加重社会福利的负担。同时,沉重社会福利负担造成的压力,促使西方国家的社会危机和社会冲突不断加剧。

——摘编自史柏年《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析20世纪70时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陷入危机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的看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两宋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演变,我们简括为如下九点:1.居住里坊的瓦解,代之以开放式的街巷;3.严格管理的封闭式市肆,变为24小时营业的、开放式的商业街和小区;5.城市居民的户籍定为坊廓户,首次出现“城市居民”的概念;7开设了城市防火灭火的官方机构;8.重视对城市路旁与沿河地带种植花树等绿化措施;9.城墙改由石砌或铺以砖替代夯土墙,并且建有敌楼、箭楼和深邃的城沟。宫城仍是首都的中心。在各下级城市中,官署仍占有核心位置。

——《宋代:中国城市文明的高峰》(薛凤旋)

材料二   马克思指出:“在1847年到1864年间,仅仅由于害怕那些对‘上流人士’也决不留情的传染病,议会就制定了不下十项卫生警察法令,在某些城市,如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地,吓破了胆的资产阶级还通过他们的市政当局来进行干涉。不过,西蒙医生在他的1865年的报告中仍然大声疾呼:‘一般说来,这些灾祸在英国还没有控制住’。”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高德步)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主要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莫美等国的市政运营惨淡,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大幅削减公共开支,积极推进公共部门的私有化,导致政府对社区服务的投入急剧萎缩。当政府把大片的城市开发一股脑交给一个开发商时,开发商就成了“城市运营商”。

——《新自由主义城市治理理论的批判性反思》(吴晓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城市治理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20世纪70—80年代与l9世纪英国市政管理的差异,并简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治理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案》,以此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政府出钱建立养老保障。1974年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1986年的《税法改革修正案》、2001年的《经济增长与减税调和法案》、2002年的《公司改革法案》,这些法案规定雇主要为其雇货建立私营退休金制度。与此同时,美国积极发展和鼓励个人养老储蓄,以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经过不断调整与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包括国家法定养老保险、私营退休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系统。

—摘编自李连芬、刘德伟《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年来,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时期。1950年到1972年,美国的劳动力增加了35%,1950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到70年代上升到7%左右。美国利用战后美元的特殊地位,大量进口廉价原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1953年到1973年,美国的私人资本投资总额由530亿美元增加到2090亿美元,增加了将近3倍多,投资的重点逐渐转向电子仪器、汽车制造业及航空工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部门,投资于生产设备的比重上升,厂房建筑的比重下降。

—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三

里根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减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几年之内平衡联邦预算等。1981年2月18日,里根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根据这些子面的内容制订的。里根强调,他将依靠“自由企业”的积极性,来打破15年来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并恢复美国经济的增长能力。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美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变化,并分析这—变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里根政府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进行改革和调整的主要措施。结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战后不断调整经济政策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