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艰难而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两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2 . 斯大林在与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中指出,罗斯福新政“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谈不到改造社会,谈不到消灭这种生产无政府状态和危机的旧的社会制度,而只是限制旧的社会制度的个别坏的方面,限制旧的社会制度的个别极端的表现”。该谈话从本质上说明罗斯福新政
A.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不大B.以维护资本主义为目标
C.不向普通民众做出让步D.试图彻底根除经济危机
2021-10-0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斯福新政是他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疾病在常规疗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的一种试验性疗法。这一“疗法”
A.消除了美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C.解决了自由放任带来的失业问题D.完善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2021-10-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总统,被喻为“狮子”和“狐狸”。用“狮子”和“狐狸”来形容罗斯福,是因为他
A.面对危机勇气与智慧并存B.破坏民主传统连任四届
C.身残志坚,独具人格魅力D.炉边谈话振奋国民信心
2021-09-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联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东方杂志》(1933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东方杂志》(1934年)

材料二   1945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一一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

——据杨梅《“时空”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


(1)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态度产生的国际背景。
(2)有学者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阅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为什么?1982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有哪些?
2021-09-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部分重要经济指数(月指数)的对比(1923-1925年月平均指数100)

就业指数(%)工资总额指数(%)工业生产指数(%)
1930年5月96.484101
1937年9月112.2109117

(注:“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摘编自温荣刚《论罗斯福新政中的赤字财政政策》


根据表格中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方式,各有优越性,也各有缺陷,两者都不可或缺,常常需要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做灵活变化。当一国处于强势时,主要用市场来配置资源,以获得国际比较优势;当一国处于弱势时,主要宜采取计划来配置资源,以形成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不至于在国际竞争中被边缘化。

——刘运新《经济法视野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之再认识》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围绕材料,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01-20更新 | 22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9年河北省保定市望都中学高三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了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突破了亚当.斯密以来的自由主义传统,标志着资本主义脱离了19世纪以来古典自由主义,进入现代自由主义时代,从而完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型。据此推断
A.“重大转型”是指美国建立起了计划体制
B.“伤筋动骨”说明根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重大转型”标志着美国政府职能转变
D.现代自由主义时代就是计划经济时代
2020-12-17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百师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三)全国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5年后,罗斯福愈加强硬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联邦政府控制的复兴计划,推动实施了许多越过州政府而直接作用于各州公民的改革政策。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A.进入缓解危机的关键阶段B.动摇自由企业制度的基础
C.导致美国联邦制出现危机D.凸显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