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B.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
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2021-09-14更新 | 85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一历史)
2 .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国有人认为,它的实行出现了“有计划无危机的资产阶级新纪元”,“是走向社会主义决定性的一步”。这种说法
A.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政的有效性B.是脱离新政实际的一厢情愿
C.证明新政有一定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说明新政从根本上克服了经济危机
2021-08-3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推行所谓罗斯福新政,在“反危机”的名义下,政府建立了各种调节经济的机构,利用国家政权大力促进资的集中,并采用货款、补贴、减税、订货、收购剩余产品、举办公共工程等办法来增强垄断组织的实力。

——摘编自杨泽伟《试论30年代经济危机对世界整您变物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中受到两个方面问题的困扰:一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序状态,二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尚停留在临时性调节的基础阶段,不能适应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计划者、干预者和调控者。

——摘编自彭新杰《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因素》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由单一的济贫发展为具有社会规模的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社会福利原则由选择性发展为广泛性。社会福利享受面越来越广泛,逐步向全民扩展;社会福利项目越来越多,包括各种各样的保险和补贴。

——摘编自彭新杰《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因素》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及其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以材料三为例,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因素。
2021-06-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统计,从1866年到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中,授予总统处理经济问题的自由裁夺权条款共110条,其中1933年前的67年中仅32条,而1933年后的8年中却增加到78条。这说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
A.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政府积极调整劳资关系
C.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D.立法权转移到总统手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下列表格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关系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2020-11-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新世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D.加强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某法案,不仅规定了企业公平竞争的法则,还规定了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凡是接受该法案的企业,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该法案体现了
A.重农抑商政策B.重商主义政策C.自由放任政策D.国家干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中写道:“垄断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发展到顶点,使它面临崩溃之时,要挽救它并延长它的生命,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办法。这就是大力加强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解决经济危机的临时措施
B.限制恶意竞争的所有制变革
C.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
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主要反映了
A.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B.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C.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
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
2020-10-09更新 | 370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材料二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10月15日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我们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条件和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带领本国人民推进经济现代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邓小平高度一认可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改革模式”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21世纪我国如何抓住战略机遇,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