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二战后,德国曾规定:一旦失业,失业者可无偿领取两年的失业保障金。于是有人在失业后无偿领取了失业保障金而不积极再就业,直到失业快满两年的时候再随意找个工作,以便再重新失业领取第二个两年的失业保障金。可见,这种福利保障体制
A.缓和了社会矛盾B.减轻了国家负担
C.影响了社会公平D.缩小了贫富差距
2 . 马克思曾预测越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越革命。现实却是,随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达,工人阶级对“革命权” 的要求日渐趋淡,而对“入阁”参政的“普选权”要求则日益强烈,英国、法国、德国莫不如此。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基于
A.贫富差距渐趋缩小B.剥削手段转为隐蔽
C.资本主义的文明化D.“福利国家”的推进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为此,这些国家
A.发展“新经济”的形态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D.推行企业公平经营章程
2019-12-14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4 .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直接影响到民生和社会稳定,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社会济贫问题上,宋代贯彻“由胎养到祭祀”主要是指慈幼。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修胎养令,规定凡下户怀妊而不能自存者,以粟颁赐之。宝祐四年(1257年),令“天下诸州建慈幼局”。事实上,除慈幼局外,养老之居养院亦肩负育幼任务,且养至十五岁并免费入学。关于贫民之收养,设有专门机构,唐代有悲田院,宋因其旧于京师置东西福田院,以禀老疾孤穷丐者……至于漏泽园,是由政府提供公地,“埋葬无主死人……每年三元春冬醮记”。南渡后仍维持此制。这种由“胎养到祭祀”的福利,虽比当代福利国家所提供的涵益较广,但却主要是选择性,局限于贫而无告者之特殊对象。不过,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南宋时,这种互助由宗族扩及乡党,这可从朱熹所提倡的社仓看出。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6世纪以前,英国救济穷人问题多通过基督教会、个人慈善捐款等方式解决,国家并未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日益增多,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加。为稳定社会秩序,1601年都铎王朝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1)强壮有力而不愿工作的不能得到任何救济,他们要接受强制劳动;(2)老弱残疾而不能工作的贫民可以得到救济;(3)不幸而找不到工作的规定济贫官有帮助其找到工作的义务。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材料三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

月收入5080200
儿童津贴13.013.013.0
其他津贴50.130.10
纳税0—7.9—43.8
国民保险—4.5—7.2—18.0
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二战后,英国经济与社会矛盾都演变到极其严重地步。工党政府采取“福利国家”政策,这对于消除社会不公平、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生公正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影响和作用;同时社会改革,可谓顺乎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它也产生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安定、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福利国家”越来越成为英国政府的沉重负担,它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了矛盾,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如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中产阶级日渐削弱。这个问题发展为“英国病”的新病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济贫政策和英国福利制度的共同目的,并概括其实施过程中体现的相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福利制度的影响与宋代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
2019-12-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历史试题
5 . 2004年,德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单身家庭年收入7664欧元,已婚家庭年收入15328欧元。但以下情况可以减税:已婚家庭拥有18岁以下子女,或者子女在27岁以下但仍在上学,子女没有收入的;向德国机构捐助政治款项或者慈善款项;不可抗拒的特殊高额开支(如生病)德国此举
A.标志着德国福利制度的完善B.反映了德国经济发展最迅速
C.有助于德国社会的公平公正D.意在鼓动民众参加政治捐款
2019-11-20更新 | 248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三月份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知(     
A.政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B.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包袱
C.国有化是实施福利政策的前提D.福利政策拉动了西欧经济增长
2020-07-03更新 | 110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年3月17日《每日 一题》二轮复习 每周一测
7 .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时会对经济政策进行适时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遭受经济危机后,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一系列法案,改变了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法令规定联邦政府授予各州老年资助费、老年救济金、失业补助金、儿童补助款、妇幼福利补助费等;失业保险由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于工人工资1%的费用,剩余部分由联邦政府拨付;使用联邦资金清理贫民窟,建设低费用住房,在37个城市提供2.16万套住房和1.5万套迁居工程;联邦政府为佃农、劳工及分成制农民提供为期40年的年年息3%的购房贷款。在执行贷款时,住房贷款98%都给了白人,全国超过65%的黑人被新法案排除在外,在南部某些地区达到了80%以上。

——摘编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等

材料二   美国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经济危机,我们遭受着我国历史上历时最久、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一……停滞的工业使工人失业、蒙受痛苦并失去了个人尊严。即使那些有工作的人,也因税收制度的缘故而得不到公正的劳动报酬,尽管我们的纳税负担相当沉重,但还是跟不上公共开支的增长。几十年来,我们的赤字不断上涨,为了图一时便利,我们抵押了我们自己和我们孩子的未来……今天,我们的政府超出需要而过度膨胀,导致了对我们生活的干预和侵扰,现在是时候制止、遏制政府的扩张……至于自由的敌人、那些潜在的对手,我们提醒他们……我们愿意为和平而谈判……但不要误解我们的忍耐。

——1981年里根总统发表就职演说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实施福利制度的特点。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经济危机推动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改革”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19-11-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进入到分配领域,并不断调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通过创造充分就业机会,使工人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强制保险,投保者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患病和死亡时均可申请补助。实行国家补贴的公费医疗制度,政府拨款救济贫困者,发放新生婴儿补助、学生补助、食品津贴等。提高富人财产所得税,适当提高中等收入者所得税。在艾德礼执政期间,占国民总数10%的高收入者的财富在国民财富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战前的38%下降到30%,与此同时,低收入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则提高5.6%。

——摘自赵玉峰《对战后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政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出“取富济贫”的政策,构建社会福利制度和征收高额累进的个人收入所得税。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推行向资本倾斜的税收和福利政策,减少对富人征税。例如,1981年美国对收入最高的公民征收的所得税可达75%,而1989年则降到33%。降低税率、削减福利成了里根政府的关键词。由于削减福利,在美国常年有4000万贫穷工人,工资极其低廉,没有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随时会被解雇。他们朝不保夕的处境换来了里根时期的经济恢复。

——摘编自胡连生等《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势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党政府改革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举措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税收和福利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起包括救济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孟子认为要使百姓接受统治,先从救济老幼、鳏寡孤独开始。朱熹主张设“社仓”救济百姓,还强调赈济要与发展生产结合起来。汉代光武帝曾命“郡国有谷者,给禀(官府供给粮食)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宋代将坊郭十等户中的下五等户作为“贫弱之家”予以救助。元代延续前代的基本规定,并在《刑法志》“户婚”项目下,有设立“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的制度,明清大致沿袭。

——摘编自王文素《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

材料二   从19世纪末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在理论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其中贝弗里奇被西方称为“福利国家之父”。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欧共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会政策。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特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80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摘编自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
2019-11-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材料   194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国民保险法案》,成为建设福利国家的支柱之一。相继出台的还有《工伤法案》。其时受伤者提供了更为优厚的补助和津贴。1948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国民补助法》和《儿童法》,其中《国民补助法》主要用来援助那些不具备领取国民保险资格但仍处于贫困线的人,这无疑是对国民保险法的重要补充。从某种程度来说,在艾德礼政府时期,现代福利国家的基本框架得以确立。1948年,艾德礼政府宣布英国已完成对福利国家的构建,建成了“福利国家”。

——摘编自李立颖《浅析英国福利国家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福利国家构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福利国家建立的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