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经济萧条可能永远无法结束,一般均衡永远无法重新达到。增雇一定量的劳动力服务于公共工程项目,它对总就业量的影响,在失业问题比较严重时,比几乎达剃充分就业时要大得多。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材料三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对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等《制高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据材料三,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
2019-10-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实验高中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徭役原来是以户、丁为基本准则作为编征差徭的依据……明代商品交易货币化程度的提高,白银在流通中普遍使用。土地兼并也逐渐加剧,地主豪强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来逃避相应的赋税,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又无力承担自己的赋役责任。……明代万历之前,浙江、广东出现的均平银、福建出现的纲银法等,其法是将赋役统一征银贮于府县。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巩毅《略论一条鞭法》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新政”成为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其做法和特点,都深深影响到二战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条鞭法颁布的背景?并指出一条鞭法对当时社会历史转型趋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并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影响。
2019-10-0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西欧盛行的凯恩斯主义就把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当作调节经济的杠杆,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社会福利事业服务的的医疗、职业培训、老年保健等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吸收了大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失业者……但自1975年以来,由于经济危机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陷于重重困难。

本世纪二十年代,西欧国家公共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产值的20%,五十年代占到30%,七十年代增加到40%;北欧国家占50%以上,公共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约占三分之二。例如,法国医院的预算取决于当年病床的利用率,医院故意延长病人住院期,致使保健费用每年递增15—20%。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规定不明确,也助长了少数人的依赖思想。“人人为自己,国家为人人”,不能发挥社会的互助作用。

——摘编自杨祖功、曾宪树《论西欧的“福利国家危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西方推行福利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2019-09-0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
4 .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读如图《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20世纪50年代)》,可以看出英国社会保障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图》
A.资金主要来源于资本家纳税B.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覆盖面比较广而且日渐完备D.标志国家对经济干预减少
2019-12-01更新 | 63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2018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历史试题
5 . 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经过百年发展,不仅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而且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

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

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如: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养老金改革法》、1995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对德国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解读。

2019-08-1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智能测评与辅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非常恶劣。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7 . 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甄,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他主张立国之道在于富国,富国必先富民。他谈到:王公之家,一宴之费耗去农家一岁之获。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不平势必影响天下的安定……他主张明君、贤辅、良司应该实行“养民之善政”“古之贤君,举贤以图治,论功以举贤;养民以论功,足食以养民。”他希望“农贾乐业,衣食滋殖”“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农安于田,贾安于市,财用足,礼义兴,不轻犯法,是去残去盗之本也。”…针对民间苏州育婴堂收养弃子一事,他认为“此一乡之善事也”,政府要担当起救济百姓的重任。救助弃婴扩而大之为鳏寡孤独废疾贫病之人的根本,是使四海之民,家给人足,衣食饱暖。

——摘编自王卫平《富民与养民:唐甄的社会保障思想》

材料二: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

——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甄“富民与养民”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指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
8 .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下列言论能体现西方福利制度实质的是
A.“各自凑钱的聚餐”B.“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
C.“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D.“资本家吃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
2019-07-19更新 | 780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时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地分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业商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

——洛克《今日美国的问题》

材料三   当代学者在评论二战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经济关系时说: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必须进行国家干预……资产阶级国家首先捍卫垄断资本的利益,与此同时它在解决资产阶级共同的阶级任务的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本国范围内,国家对社会生产进行调节的方式是个别垄断组织所办不到的。

——舍纳耶夫《今日西欧》

材料四   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人民日报》2017年1月23日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亚当·斯密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新政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什么变化?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表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这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一认识的依据。
2019-07-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1601年的“济贫法”,是英国社会福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件。它实际上是都铎王朝在不同时期针对贫民制定颁布的各种有关法律的汇编。

其主要内容是:地方教区负有救助贫民的义务;国家开征救贫税,作为各种济贫活动费用的专项开支……法令推广在伦敦首先实施的感化院制度。

——摘编自卢海生《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应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的扶贫思路并说明其当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英国济贫制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01年“济贫法”出台的主要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贫困问题的认识。
2019-07-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