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B.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当时经济的迅速发展
D.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轻工业
2 .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道德和政治危机之中……18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这里提到的“3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     )
A.彻底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在农业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轻工业方面
D.在改革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6-11-18更新 | 8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2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说:“我们致力于在当前条件下恢复新制度的列宁主义面貌,清除它的积垢和变形,摆脱一切制约社会前进和妨碍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潜力的东西。”为此戈尔巴乔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废弃部门管理体制B.提倡“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D.优先发展重工业
2016-11-18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4 . “二战”后,苏联建设中出现大量问题的根源在于
A.农、轻、重比例失调
B.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C.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D.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5 .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某院士说:“把苏共送入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我们俄罗斯人以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向世界宣布:苏联的所谓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院士将苏联解体的原因片面归结为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C.国内的经济危机D.戈尔巴乔夫改革
2016-06-2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6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下面的哪一个时间之中?
A.1989年B.1991年C.1922年D.1936年
7 . 苏联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确立下来。这一荣耀背后的最主要消极影响是导致了(     
A.苏联经济严重失衡B.苏联官僚集团膨胀
C.美国加紧遏制苏联D.苏联民众国家认同感降低
2015-09-0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8 . 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百分比)。从上述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代1956~19601966~19701971~19751986~1900
国民收入8.77.75.71.3
工业总产值10.48.47.42.5

A.苏联的经济体制活力严重衰退B.苏联的经济改革毫无实际效果
C.计划不能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D.发展经济必须借助于外国援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