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苏联,农业领域的机关管理人员约300万人,超过美国全部农业人口的数量,国有粮仓保管不善,每年有大量粮食霉烂变质;全国一半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没有盈利。苏联把国家投资的27%(美国为5%)、劳动力的20%(美国为3%)用于农业,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苏联集体农庄的农用拖拉机报废率为美国的三倍。材料表明苏联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纲领偏离了轨道B.僵化的体制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
C.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丧失活力D.农业集体化的经济政策因循守旧
2 .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道:“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导致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
A.经济基础极其薄弱
B.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C.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2019-06-25更新 | 409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欧和苏联普遍进行了改革,但最终却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结局。从根本上说,这些国家的改革都没有解决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B.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C.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
D.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
2019-01-30更新 | 34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斯大林去世后对苏联经济进行改革的第一个苏联领导人是
A.戈尔巴乔夫
B.勃列日涅夫
C.安德罗波夫
D.赫鲁晓夫
7 . 1990年戈尔巴乔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苏联民众产生这种反映的原因是
A.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
B.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斗争
C.苏联解体根本原因是西方的和平演变
D.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
2018-07-22更新 | 235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018-06-09更新 | 6369次组卷 | 85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五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9 . 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斯大林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C.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 . 苏联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金融业
D.农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