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关于三者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都以失败告终B.赫鲁晓夫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C.勃列日涅夫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从政治领域开始
2023-10-13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历史学家尤·叶梅里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逝世时)苏联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导致这个超级大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模式B.勃列日涅夫改革
C.和平演变D.戈尔巴乔夫改革
2023-01-12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俄罗斯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我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取代”。这说明勃列日涅夫进行经济改革(  )
A.调动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B.突破了斯大林时期的僵化体制
C.未能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D.体现出废除指令性计划的意图
4 . 1962年,苏联利别尔曼教授提出,用利润、奖金等手段来发展生产,把盈利率作为衡量企业好坏的标准。赫鲁晓夫支持这种观点,只给企业下达生产的数量和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行制定,并开始在一些地方试行。这表明苏联的改革( )
A.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的因素B.重点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重新回到新经济政策的轨道D.突破了国家集中管理的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靠下达大量指令性指标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表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A.旨在计划经济体制B.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C.取得巨大经济成效D.导致了农业发展缓慢
2022-07-16更新 | 17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苏联在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这说明
A.苏联的国家机器运转不灵B.赫鲁晓夫的政策摇摆不定
C.苏联模式没有受到影响D.传统观念阻碍改革的推行
2022-06-21更新 | 340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国内“影子经济”(即地下生产洋货的作坊、车间和企业)发展迅速,并从洋货生产转向生活必需品和工业品的各个领域,发展成为原材料供应、生产、运输、批发、销售的巨大产业链。这种现象
A.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成就B.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
C.改变了轻工业落后的面貌D.折射出苏联模式的弊病
2022-05-24更新 | 1669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起步。在农村,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村社队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实行并逐步完善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城市初期的改革主要包括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润留成,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等。1984年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成为改革的方向;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初步建立以税收、利率为杠杆调节市场的机制等。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19641982年),实施新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在坚持集中计划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利用价格、信贷、奖金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改进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收购价格;支持发展个人副业等。……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从法律上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规定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经济改革的相似点。
2022-04-2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51~1955年,苏联肉类的年平均产量为570万吨;1961—1965年,年平均产量达到930万吨,增长60%以上;1955年的农庄庄员平均月收入为25卢布,1965年达到51.3卢布。这一现象表明苏联
A.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B.集体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新经济提高了农业产量
D.经济模式的突破改变农业落后局面
10 . 1955年3月,苏共《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的办法》的决议规定,给集体农庄只下达农产品采购量一项指标,其他生产计划均由集体农庄根据农产品采购任务与自己内部需要来确定。这项规定(     
A.实现了农产品足量供应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质量
C.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D.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
2022-02-21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