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2 . 1962年,学者利别尔曼向苏共中央建议,国家只按品种下达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企业有权自行编制本企业的计划,并按照盈利情况提取奖励基金,为赫鲁晓夫等领导人所采纳。利别尔曼建议及其实施
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调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C.适度扩大了企业自主经营权D.探索了多种所有制经济道路
3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的苏联领导人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4 . 赫鲁晓夫的改革需要顾虑来自资本主义阵营的挤压和挑战,而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走的是“修正主义”道路。这导致赫鲁晓夫改革
A.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部分保留B.更加谨小慎微地慎重决策
C.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D.实施以农业为中心的经济改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一批以新闻记者和非职业历史学者为主的写手,为西方势力买通,在各种传媒上“重新认识”“重新评价”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这导致苏联
A.历史虚无主义迅速蔓延B.社会科学研究百家争鸣
C.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D.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滋生
6 . 阅读1953—1958年苏联粮食产量图(单位:百万吨)。该图可以说明
A.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相对彻底B.苏联粮食危机得到一定缓和
C.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暴露D.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
7 . 1953年赫鲁晓夫指出:“1940年粮食收购量为22.25亿普特,面1953年仅为19.5亿普待,同时,由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和实际工资的提高,谷物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多。”这表明赫鲁晓夫
A.下放中央企业的管理权B.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
C.将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D.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8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对集体农庄只下达-项指标,即各种农产品采购量,其他指标都由集体农庄自行决定;实行统一的国家收购制,并固定收购任务(一定五年不变),对于超计划(或超过前五年平均交售水平)交售给予50%的加价奖励。这些措施
A.开始改变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B.推动了苏联市场化经济改革
C.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经济规律D.缩小了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差距
2020-08-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 世纪 50 年代,赫鲁晓夫提出,把工人和职员的实际月工资提高 30%,把集体农庄庄员 的收入至少提高 40%,特别要提高工资低的那部分工人的工资。这表明赫鲁晓夫
A.注重提高民众的消费水平B.借助市场发展经济
C.倡导放缓工业发展的速度D.主张变革集权体制
2020-08-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等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曾规定:凡实行新体制的企业,国家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中减少产品销售总额等9项指标;给企业在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以更多自主权,努力使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工作者个人利益有机结合。此举
A.突破了高度集中的制度性框架B.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D.正确认识了市场和计划的关系
2020-07-16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