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8年,安徽省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为抗旱救灾,省政府鼓励农民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在这种政策推动下,当年底,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的18户农民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一年后,这里的粮食获得空前大丰收。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公粮的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并归还了历年所欠的贷款。

材料二: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材料三: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提示政策+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苏联针在关于农业和工业方面实行了什么政策?
(3)依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019-04-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9年3月月考试题(高一历史)
2 .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指导思想,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党内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年年不忘限制以致取消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三   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斯大林通过这种办法,使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苏俄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共党内对新经济政策产生分歧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3)据材料三,归纳苏联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行带来的消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你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出的基本认识。
3 .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现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三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革命的第一阶段”具体指什么历史事件?指出这一事件的性质?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时列宁主张采取什么方式,最终何种方式夺取政权?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二,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二战后苏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19-04-2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材料三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对应时期的苏联领导人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上台:1953年上台:1964年
下台:1964年下台:1982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特点。
(3)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
(4)根据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经济状况如何?这种状况对此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019-07-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2暑期衔接复习卷: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5 . 近几年全国各地历史高考主观题中,表格型材料题发展尤为迅速。这类试题特点是:外观简明,隐含信息量大,它能够以表格形式呈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从不同角度较直观的折射出历史的本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摘自人民版必修二教材)
材料三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材料四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

请回答:
(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科技革命的名称、主要标志和新工业部门的变化。
(2)从材料二的表格中你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排名表的背后反映了苏联经济存在什么结构性的问题?
(3)材料三中的三个图表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分析造成这些重大变化的原因。
(4)材料四与材料三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原因。(提示:从公有制经济成分及其它所有制经济形式的比重上归纳。)
2019-01-30更新 | 8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列宁在实践中实行了哪些政策?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观点有什么特点?这种观点与上述两则材料有何联系?

7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苏联解体后,中国成功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现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三

会议主题报告内容选摘
中共十四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共十五大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二战后苏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哪些改革?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召开的时间,指出两次会议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理论贡献。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材料一中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效果怎样?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观点?这种观点与前两则材料有何联系?

9 . 各国经济政策往往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时,把新经济政策划分为两个时期,认为如果从1921年开始的第一个时期必须从农业开始来发展工业的话,那么,从1926年就进入了“直接工业化时期”。在这个时期,国民经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必须从属于这个问题。

——摘编自陈榕《“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从1926年进入“直接工业化时期”的背景。苏联工业化与西方工业化有哪些不同?

材料二二战后的一个时期,英国奉行凯恩斯主义,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加以干预。一方面它为英国创造了短暂的繁荣;另一方面,从长期看,也给英国带来了灾难。政府开支过大,财政入不敷出,企业税收不堪重负,银根被迫一松再松,由此带来了生产停滞,物价飙升,通胀一发不可收拾。……此时撒切尔夫人站了出来,大声疾呼:英国应回归亚当·斯密的传统,还经济以充分的自由,切实保障人民工作的权利、花钱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总之,要使政府成为经济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摘编自《撒切尔夫人的“货币主义试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英国经济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撒切尔夫人是如何让英国回归亚当·斯密的传统的?

材料三

1952—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3)根据材料三归纳1952—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启示?

2018-02-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三   1950年,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归纳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8-06-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5月19日 周末培优——《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