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29年5月,苏共通过了“关于厂际社会主义竞赛”的决议。随后全国兴起了以突击手运动为主要形式的竞赛运动,1932年参加突击手运动的工人占全体工人的75%。这一运动开展的背景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D.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2022-07-05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杨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押题卷(四)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工业化浪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优越的自然资源。富有创造力的工匠在先前的科学发展基础上实现了更大的技术创新。同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政府也通过鼓励新发明、新贸易和银行体系的种种法规支持了工业化的进展。

——据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19294月,苏联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中提出,“根据国家工业化、加强苏联国防力量与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总方针,工业基建投资主要用于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它要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8%”。到一五计划结束,苏联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

——据陆南泉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任举两例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技术创新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并说明苏联“一五计划”取得的建设成就。
3 .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
1928425.1355118.217330
19401831.716592.327.159564
增幅(%)330.08367.2549.0930.48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2020-11-25更新 | 333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2018年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过关与随堂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4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涉及到新经济政策的两项举措。并归纳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改变了新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2019-12-06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就是把农村看作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可在该史学家看来,苏联
A.重点发展农业
B.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以牺牲农业来发展重工业
D.重视发展商品经济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勇敢地承认了政策的失败,他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结果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材料二   世界大战和内战的灾难,再加上随后而来的干旱、饥荒以及经济的混乱,这一切使得列宁意识到经济需要稳定下来并且还要刺激生产。

材料三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此时部分自由经济运转的困难开始加剧。城市的食品和原料供应不足以支撑政府所要开展的工业发展项目。因此斯大林决定放弃之前的政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宁“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失败后,列宁又采取了什么对策调整经济?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列宁调整经济政策的原因。
(3)针对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斯大林时期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体制在工业发展上的突出特点
7 . 20世纪是经济体制不断创新与调整的时期。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险法案》。该法案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

这与我们惯常的思路好像不一样。1935年美国正处在大萧条当中,经济状况很糟,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也很不好,而且罗斯福执政才刚刚进入第三个年头。这时他急急忙忙搞社会保障,为什么?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让穷人度过经济危机,而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社会保障使人们建立起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才能解决生产过剩和产品积压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当时经济危机的主要问题。

                                                                                                              ——孙立平《重建社会》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当时经济危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罗斯福的解释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苏联宣传画
(2)1925年12月,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把国家变为“能自立生产必须的装备的工业国”的迫切任务。结合所学说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存在哪些弊端?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1992开发上海浦东。
2001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近4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两倍多。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中国年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和世界有怎样的意义?中国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三十年,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你有何启示?
8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摘自白居易《朱陈村》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何特点?

材料二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哪次会议后实行的?归纳它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有计划地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1930年,斯大林又一次教导俄国农民,使他们明白共产主义制度是什么。他正式使俄国的农庄集体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人民网


(3)按照斯大林的规划,苏联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分别在工业与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或措施?
2019-04-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西青区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1年,苏联购买机器设备的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苏联逐渐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工业总产值占欧洲第一位。

材料二罗斯福执政时期,美国国内针对罗斯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不绝于耳,工人阶级权益的扩大和高额的遗产税令富人们怨声载道。

—张久龙《读懂美国历史》

材料三美国1933~1939年经济发展数据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被指责为“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0 .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0到19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张军谈1929:危机经济学的诞生》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苏联模式”的名称,并从该模式的弊端的角度分析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2)据材料二,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