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工业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5 道试题
1 . 下图为苏联1941年的宣传海报《工人们!你们正与红军并肩为祖国争取胜利!》(     

该海报意在说明(     
A.苏联急需快速实现工业化B.工业生产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巨大
C.苏德战场出现了重要转折D.苏联呼吁与西方民主国家建立同盟
2022-08-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问津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百度百科关于“义务交售制”解释为: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这种制度在苏联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是(  )
A.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适应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022-08-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不同时期苏联的农业机械产量与保有量的数据。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当时苏联(     
拖拉机产量谷物联合收割机产量拖拉机保有量谷物联合收割机保有量
1928年0.127万辆0台2.7万辆2台
1940年3.16万辆1.28万台53.1万辆18.2万台

A.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付出巨大
B.积极利用外部契机进行经济建设
C.农业机械化助推粮食产量的飞跃
D.工业化水平较低制约农业集体化
2022-08-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欧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始转移到苏联寻找出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这一时期的苏联正在(     
A.反对列强武装干涉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进行反法西斯战争D.推进市场经济改革
2022-08-10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苏联工业总产值从1928年的158亿卢布增加到1932年底的368亿卢布,国民收入从244亿卢布增加到455亿卢布,同一时期劳动生产率提高约38%。以上成就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工业化的逐步展开D.赫鲁晓夫推行改革
2022-08-1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这主要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B.苏联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勃涅日列夫改革
7 . 下表为苏联航空工业拨款统计(单位:万卢布)。其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1929年1930年1931年1932年
飞机制造989.81805.84892.45881.9
发动机制造531.8146436693861.5
科技研发028.11634.8986.5
人员培训00558.8604.1

A.新经济政策的推动B.侵略战争阴云的迫近
C.指令性计划经济的推行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2022-08-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就斯大林模式本质而言,它是在俄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为回应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西方现代化挑战,而以动员型经济为基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模式。……斯大林模式是落后国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苏联实行这一模式后,以10多年时间就初步实现了经济上的现代化,即工业化,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凭借这一成就,苏联模式在当时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很长时期内,斯大林模式被很多落后国家的人民当作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样板。

——陈怡:《斯大林模式与执政党的现代化》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影响。
2022-08-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18—1928年,苏俄(联)花费近6亿卢布从国外购买用于发展机器制造业和电气化事业的机器设备;而到1937年,苏联90%的机床设备由本国的机床制造业来满足。这一变化表明(     
A.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
B.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C.两大阵营的对峙隔断了国家间的技术交流
D.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日益凸显
2022-08-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不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同。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