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关键环节考核题组: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是历史学科高考考查的基本能力,它要求考生在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分条列出,多答无效。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全球化对各国的损益是有差异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认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的依据是什么?概括指出1640年—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进行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材料二欧洲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时间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像这样的高速增长在西欧十分普遍,而且没有被经济萧条打断,这主要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欧洲食物产量的提高是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稳步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的……50年代,欧洲由于工厂的兴建,产业工人的数量迅速膨胀,但是到了60年代,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而产量却持续提高。服务领域的人员,如教师、职员、医务人员、保险和银行业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欧洲和美国一样,开始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向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服务产业的社会过渡,但是并没有危及工业产量的提高

——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原因。

材料三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

材料四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国际机构,比如说与国联和后来的联合国相联系的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逐渐发展而来的。

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了几个新的发展。首先,冷战的终结和系统性国际冲突模式的缺乏意味着全球联系的新机会和对全球联系的新关注……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

——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因素,并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按照二级目录答题框架格式作答。

例如:1、(要点1)*****(一级目录)

(1)具体论述******(二级目录)

(2)********

2.(要点1)*****(一级目录)

(1)具体论述******(二级目录)

(2)********

2017-06-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元不仅仅是美国的货币,而且也是世界货币……由于美元承担的单一国际货币角色,它成为美国的力量源泉,这是美国享有的超级特权……货币即政治,从表面上看,货币无非是一种设计精巧的经济工具,但是在历史的火炬照耀下,你就会看到,货币问题背后是政治利益的博弈,其主要支撑点是国际信用和经济实力。

——《嚣张的特权美元的兴衰和货币的未来》

材料二   194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二战后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相对强势的地位。197112月和19732月,美国尼克松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801985年,美元进入升值期,此后到20世纪九十年代,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逐步得到巩固。

——《新资本论》(节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地位的发展演变。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及解体的背景。并总结归纳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倚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时政评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04-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样的体制运行了 30多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东西方经济体制都陷入困境,不得不寻找出路。70年代的“滞胀”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破产。以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为标志,欧美思想界开始转向,形成新自由主义理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个人责任、私人产权、市场制度等价值,表现在经营政策上就是撒切尔主义、里根革命等政策调整,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放松市场管制。

——摘编自秋风 《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百年纠葛》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 1950- -1973 年比以往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反常的有利的经济表现是有原因的。首先,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其次,这种经济力量也得益于发达国家自觉地推动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的国内政策。

——摘编自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这样的体制”是指什么?简要概括 “这样的体制”形成的背景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创造出“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的举措。
2021-08-11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5至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变,其中货币流通、世界市场、国际贸易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后欧洲商队路线图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   “白银的世界货币中心地位在世界上持续了几个世纪后逐渐被黄金取代。……二战后,美国把黄金与美元挂钩,创立起“美元帝国”。

——寇玉琪《货币:统治世界的终极武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海外贸易的中心和贸易方式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中心的变化;并说明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3)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规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做出了哪些努力?
2021-08-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6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91024日纽约华尔街股市突然崩溃,瞬间摧毁5500家银行,1700万工人失业,……美国1/3老百姓在垃圾里寻找食物,开始抢劫游行。在罗斯福竞选时,有个失业美国青年迎面向他的汽车开枪,罗斯福侥幸躲过一劫,但是愤怒的子弹让罗斯福清醒地意识到:实行新政迫在眉睫!

材料二   193012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从193111日起全国一律裁厘,所有各省厘金征收机关绝对不得再行存在。裁厘后,国民政府实行“统税“政策……改变了过去“厘卡林立,重叠征收”的弊病。

——周明《大萧条背景下中国经济的“亮色”》

1900年,荣氏的原始资本仅为6000元,至1936年,荣氏仅在无锡的投资就已达750万元,36年间加了1250倍。

——宗菊如《无锡荣氏民族工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三   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经济严重衰退等全球性挑战,各国应携手共进。中国将同各国加强防疫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稳定,推进全球治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扩大开放中深化与各国友好合作,中国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

——李克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1)为避免再次出现材料一中的“刺杀”事件,罗斯福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产生怎样的效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裁厘”实行“统税政策”的国际背景,并分析这一时期荣氏家族企业得以实现“逆袭”的因素。
(3)2020年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大约90年前,同样面对经济的严重衰退,世界各国是如何应对的?对世界形势产生怎样的影响?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是如何处理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世纪中国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善所采取的措施。
2021-01-18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七所重点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飞钱,又称便换。各地商贾将贷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进奏院,领取半联票券,持券可游走四方,合券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飞钱”出现的朝代。

材料二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2)材料二中哥伦布的话反映了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日趋狂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带来的结果。

材料三   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财政部长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四   北京时间201512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6101日正式生效,成为自由使用的货币。……成功纳入SDR的货币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上的里程碑。

——腾讯财经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5)依据所学,你认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020-12-0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

材料二   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段,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如北宋开封城内不仅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而且有专业交易场所,“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经营。据史料统计,北宋时,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国家已有50多个。南宋时,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商业交往更频繁。陈正祥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指出,从宋朝的城市分布图看,南方的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很明显地超过了北方。

——摘编自章开沅主编《中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材料三

                                             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全融体系的演变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并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1-0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全球化对各国的损益是有差异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认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的依据是什么?概括指出1640年——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进行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材料二  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曾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特点?此次接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与世界接轨的?

材料三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
(4)综上所述,试揭示影响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不同损益的主要因素。
2020-08-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15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6-18世纪的英国,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正是这个原始工业化阶段最终在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全面扶持纺织业)支持下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

——摘编自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中国的改革开放老老实实地从乡镇企业开始补课1978—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1988-1998年,中国终于在原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引爆(复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从1998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立,以渐进精致的国家行为,通过基础设施升级、高新技术创斯、高铁联网大动脉,逐步克服能源、动力、交通、通讯等瓶颈,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摘编自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二战后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概括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或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趋势或特点,论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9-05-30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新华中学第十次统练(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