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WTO诞生后,则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推行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全球化。WTO通过建立贸易协调制度与评审制度,使贸易自由化置于一种可监督管理的体制之下。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使各成员方之间的经贸政策增加协调性,减少对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球经贸环境,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同时,WTO每一次新成员的加入,都是推动成员方之间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也是将开放、自由化的贸易体制扩大到更多区域的过程。

——摘编自李少峰《论WTO与经济全球化》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他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各国都要一定程度地让渡和共享经济主权。但实际上,这种让渡和共享是不对称的。由于经济实力的差别,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乃至管理经验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就为发达国家把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强加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条件。其次,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市场力量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张,有可能冲击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国内产业,威胁其国内市场安全,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最后,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而成立的超国家专门性国际经济组织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形成约束。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WTO的建立进--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经济全球化。
2021-06-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统计,截至2017年,亚、非、欧、美各大洲都已组成数十个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区域经济或跨区域经济集团,如东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东南非共同市场、亚太经合组织、欧亚合作组织等。这反映出
A.各国都倾力加强区域经济联系B.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地区的盛行
C.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依赖性强D.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起决定性作用
B.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C.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矛盾日益加剧
D.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
4 . 1980年,77国集团提出了修订的经济发展指标,其中提到第三世界的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到1990年要达到20%,到2000年达到30%;粮食和农产品的出口份额到1990年达到35%,到2000年达到50%。该项计划的制订(     
A.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B.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C.成功扭转了南北经济的差异D.推动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的转型
2020-12-13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漫画讽刺了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该漫画旨在说明
A.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B.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
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D.美国全力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
2020-11-25更新 | 80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检测(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比表,它反映出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增长迅速B.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联系加强
C.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严重冲击D.国际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严重
2020-11-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多研究发现气候冲击引发的经济冲击是造成暴力犯罪、冲突和内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宗教活动,从更广义的范围观察,它通过经济冲击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在气候冲击下更是暴露无遗。通过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气温的降低会显著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效应。学者考察了2000年来干旱与洪涝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影响,发现降雨量越少,游牧民族的入侵的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温暖期,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

——根据梁若冰、【美】布雷特·辛斯基的文章整理

材料二   早在2007年,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执导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指出:1940年至1975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但气温却连续30多年下降,可见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没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服务器被一名黑客入侵,上千封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遭到窃取,并被公之于众。在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人菲儿·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20年里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时还有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而菲儿·琼斯正是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负责全球气象数据整理的关键人物。……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也无可厚非。

——沈立《全球变暖背后的博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全球气候变化进行谈判的背景,分析国际社会对这一行为的怀疑和非议的原因并指出争议的本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认为,当今的全球化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主导的全球化,基于拉美的现实,他提出了替代方案——社会主义全球化:能给整个人类带来福音的全球化,是世界各国逐步共同富裕的全球化。据此可知
A.发展中国家反对大国主导全球化B.民族主义催生反全球化运动
C.文化多样性阻碍全球化均衡发展D.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多极化
2020-10-22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全球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引起了民族主义的反弹。吊诡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意识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强。一旦涉及国家主权问题时,强烈的民族情就不可避免。我们认为,民族性虽然是全球化过程中不能省略或约化的因素,但必须警民族主义发展成为一种极端的势力。极端民族主义是一种排斥外来文化、拒斥普遍性的典型的特殊主义。

——摘编自杨学功《全球化中的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

材料二   全球贸易总额与GDP的比例


——摘编自徐彪《去全球化究竟去掉了什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极端民族主义形成的背景及其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去全球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决策应坚持的原则。
2020-10-1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菁名咨询公司CapitalEconomics认为:“如果新冠肺炎演变为全球大流行病,将会引发全球贸易、市场和货币的剧烈动荡.如果疫情在全球爆发,造成的影响很有可能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相当,当时全球GDP下降了0.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经济全球化中“传染病横行”等问题日益突出
②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易“牵一发而动全身”
③各国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合作
④世界政治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
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