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该论断(     
A.表明结伴不结盟成为国际社会共识B.揭示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的现象
C.源自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显著进步D.预见了东西方冷战行将终结的命运
2022-12-02更新 | 303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的市场万能而妖魔化政府干预角色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席卷全球,此次变革不但将寻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美式资本主义推广到所有西方国家,也扫除了所有妨碍资本在全球追求最大投资回报的人为障碍,该浪潮
A.加剧了世界经济混乱B.推动了美国通货膨胀
C.放弃了政府干预经济D.有助于跨国公司扩张
3 . 下表中数字反映了这一时期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国家类别\年份1970年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B.政治多极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衰退
C.发达国家主宰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秩序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各国同步发展
2020-12-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过关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蔓延不仅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阻断了国家间的正常交往,加大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运转的难度,引爆了国际社会长期存在的不均衡问题,揭示了国际合作的脆弱性和国际规则的缺失。这表明
A.建立经济新秩序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B.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已不合时宜
C.中国坚持在对外开放中以“引进来”为主
D.在国际合作中推进自主创新与合作共赢
2020-12-10更新 | 226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特朗普现象”是围绕2016年美国大选候选人特朗普产生的一个热词。这位口无遮拦、政策激进、毫无从政经验的房地产大亨,出人意料地当选第45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 并不是来自硅谷和华尔街的精英阶层,而是生活在“铁锈地带”的美国中下阶层。当特朗普 提出,要奉行“美国优先”战略,要把就业岗位从外国人手里抢回来之后,那些沉默的中下阶 层,把自己的选票都投给了特朗普。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精英主义严重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B.美国社会普遍反对政治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加剧了美国社会阶层的分化D.美国民众与美国政府矛盾不断激化
6 . 有学者认为,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并非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福音,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据统计,2008-2019年,美国开始逆流而动,对其他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达600多项。据此可知
A.贸易保护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B.逆全球化运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C.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存在
D.“一超多强”成为国际关系主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日益频繁。从1930年到1990年,随着世界全新沟通的实现,空运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说:“世界太小了。”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世界太小了”这一广告语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支持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0-10-05更新 | 2919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美国等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最大受惠国。然而近些年来,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却来自发达国家。这是因为
A.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B.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
C.西方社会的阶层分化加剧D.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英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糠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过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摘编于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以英国为例,指出其“传统社会内部自发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比较说明材料二中凯恩斯和怀特关于“国际经济主导权”观点的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被采纳的原因。
(3)材料三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据材料三,概括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2020-09-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5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以来按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而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般首先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国一票的表决方式。这一变化
A.反映了国际政治日趋民主化B.说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说明发达国家已丧失主导权D.有利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