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移民群体的增长速度和高生育率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担忧“欧拉伯”(欧洲Europe和阿拉伯Arabia)的出现,开始思考“whoarewe"的问题,开始怀疑若干年后欧洲还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A.人们否定了社会交往B.南北方民族融合的发展
C.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D.弱势群体边缘化的加速
2020-07-03更新 | 1238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医学具有独特的医疗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点。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名利思想是“医人之膏肓也”如果行医以敛财为目的,那应该是“人所共耻”;他认为,医者要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做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医者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对病人都要一视同仁,“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chi相貌丑陋),怨亲善友,华夷智愚”。《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要防病于未然。中国古代医学主张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的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要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学具有积极意义的医疗原则。

材料二   1640年,用水冲刷的厕所由巴黎传入英国上层人士的家庭;18世纪末英国上层开始注意个人卫生,这种习惯逐渐传至欧洲和北美;1842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发表调查报告,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1855至1875年伦敦建设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并全部完工;19世纪中期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1868年巴斯德的细菌理论获得证实,促进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卫生与健康成就取得的背景。

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密不可分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需要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全球化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B.核武器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D.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日益严重
2019-04-11更新 | 607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7日至19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发展中国家表达了强烈的共同愿望——希望发达国家能为应对气候变化承担起历史和当前责任。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气候的变化已经对人类生存构成了直接威胁   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对气候的变化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③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对世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④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11-02-12更新 | 7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年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这些历史事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1)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古老国家”经济方面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世界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发展态势并分析原因。
(3)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指出材料四中“崭新的时代内涵”是什么。
2021-08-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全球不平等∶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新手段》中写道∶"以收入为标准,研究了从1988至2008年的赢家和输家。大赢家中既有全球最顶尖的那1%高豪,也包括在新经济体的中产阶级;而大输家——那些得到很少甚至一无所获的人,包括发达国家的贫民和中产工薪阶级。全球化并不是造成此状况的唯一原因,但无疑是原因之一。"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需要发展中国家参与B.发达国家充当了全球化的领导者
C.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贫富分化加剧D.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主要受益者
2021-05-05更新 | 1823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 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 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 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村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己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 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 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刘心武《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概括材料三所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现象的成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经济会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事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增加,自然灾害不断,加重了经济发展的困难;人口增长过快,甚至超过粮食的增长速度;食品缺乏,贫困化问题严重,出现生存危机;生态环境度恶化;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材料二 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经济上互补的传统使这两类国家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具有更为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42%的出口,西欧47%的出口,日本48%的出口均依靠发展中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8-10-25更新 | 432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全球化进程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劳动所占份额不断下降,收入不平等状况急剧恶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在1929年“大萧条”的前夕达到顶峰,此时超过50%的国民收入为前10%的人群占有。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收入层级中的前10%人群占到了美国国民收入的30%-35%。然而,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就开始快速扩大。到21世纪伊始,前10%人群的收入比重上涨到45%-50%。如果以这种节奏继续上涨,到2030年时前10%人群将会拥有国民收入的60%。

—摘编自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

材料二在反全球化运动中,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的悬殊差异……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这些力量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人们日益焦虑的是,文化完整性和国家主权可能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自己的工作而担忧,并担心他们的呼声会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

—摘编自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千年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以来美国收入不平等程度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的主要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1世纪的全球化与发达国家”这一主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18-07-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二(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既得利益),……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5天工作制、每年30天法定休假,……1996年4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科尔和他的部长们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而不去工作。

——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l)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请结合明清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史实,分析我国加入WTO的历史必然性。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如何?为此,当时德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

(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类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的冲击有何不同?

2017-09-0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