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5 道试题
1 . 关于焚书坑儒,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记载“焚诗书、坑术士”,认为秦始皇坑的是术士;孔安国在为《尚书》作序时记载“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认为秦始皇坑的是儒生。由此可见(       
A.只有一手史料才能弥合分歧B.历史记载需要考古发现印证
C.史料的运用要注意相互对照D.焚书坑儒真相根本无法认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以明道德之善。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据此可知,两者都
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B.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
C.主张“工商皆本”D.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
2022-07-12更新 | 479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先秦到秦汉人殉与俑殉盛衰情况曲线


——摘编自王元朝《先秦秦汉从人殉到俑殉习俗演变与比较研究》


上述曲线是学者对先秦、秦汉时期历史现象发展轨迹的分析,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简要阐释。(趋势可以从一个或多个阶段进行分析概括,阐释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 . 黄宗羲认为,“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应由君主一人垄断,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黄宗羲的这些主张(     
A.具有明显的反对君主专制的特征B.是对先秦传统儒学的复兴
C.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正统思想地位D.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6 . 朱熹说:“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这表明朱熹强调(       
A.经世致用B.责任担当C.知行合一D.实践探究
7 . 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纷纷抛弃“用贵治贱”的陈旧观念,礼贤下士,甚至“与其分土”,形成了“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的繁荣景象。这反映出当时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学术下移促进思想解放
C.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D.社会动乱鼓舞养士之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
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
2022-06-23更新 | 321次组卷 | 47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
2022-06-22更新 | 9586次组卷 | 73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西周官学对“非我族类”、贫与贱者不载。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不仅把教育推及“蛮夷”,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这种把贵族文化大众化的举措
A.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B.结束了商周时期的世官制度
C.使我国的学校教育开始普及D.推动儒学过渡为社会主流思想
2022-06-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