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思想原则中的“相通的地方”和不同点。
(2)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2 .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绘制的人物肖像画与西欧中世纪画家绘制的人物肖像画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A.光线搭配明暗柔和B.作品构图巧妙
C.注重心理活动刻画D.色彩艳丽饱满
3 . 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
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B.削弱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
C.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精神D.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教派的产生
4 . “现代西方文明之所以建筑在古典文明的基础之上,完全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人在文化上主动认亲的结果。”促使西方人主动认亲的根源是
A.新航路开辟的推动B.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C.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020-07-30更新 | 679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D.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6 . 创作于1595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面对因家族恩怨爱情受阻的情况下,用爱、用自我的献身化解了两家的仇恨。该作品
A.体现人文主义价值取向
B.揭露资本主义黑暗
C.摧毁天主教会精神独裁
D.宣扬天赋人权理念
8 . 在欧洲历史上某本著作中,作者把修道院描绘成了俗人的乐园和学校,那里唯一的院规就是“干你愿意干的事”。这本著作是
A.普罗泰戈拉的《论神》B.拉伯雷的《巨人传》
C.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D.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希腊人的生活与思想之所以能够如此丰富充实,其秘密在于希腊人认为: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这说明古希腊
A.突出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作用B.个人主义成为社会思想主流
C.人文主义思想推动社会发展D.民主政治激发人文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古希腊“神人同形同性”的时代,艺术家们都以各种方式留下了自己所钟爱的“女神”的画像。这一现象表明古希腊
A.民主政治兴起B.商品经济发达C.宗教观念淡薄D.人文思想活跃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