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加尔文建议,《圣经》要被当做是主要关乎耶稣基督的知识,而不是一本天文学、地理学或生物学的课本。这一建议(     
A.违背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B.为近代自然科学研究扫除了重要障碍
C.强化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D.促进了欧洲政教分离和宗教世俗化
2023-11-29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昭陵实验学校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文艺复兴通过批判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人的欲望的正当性、合法性,刺激了人们的物质需求,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又推动了技术的发展,而生产和技术相结合,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这又需要开拓新的市场,从而使商业也发展起来了,而商业的发展又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据此可知,文艺复兴(     
①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②反对基督教会的精神统治③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④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明只是少数人所有、所治和所享。一般所谓的世俗人,只知耕作和挖掘,拉车或挑着担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晚上,已是筋疲力尽,没有余力去思考。这说明文艺复兴(     

A.脱离当时时代需要B.对教会势力软弱妥协
C.过分推崇人文主义D.对下层民众影响有限
4 . 王阳明和马丁·路德是两位同时代的思想巨匠,两者的学说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郎中王龙溪先生畿》

材料二:不应当将“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补赎……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阳明心学的理论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阳明心学的积极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认为,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中国士大夫对神的态度就是“敬天秉公”,而天就是天理、自然;赞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理性的、人道的原则,具有普遍性。这主要说明
A.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来源
B.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C.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的借鉴
D.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治要孝经广要道章》引孔子的话:“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善于礼。”在孔子看来,礼乐是治国的基本方式之一。从个体来看,通晓礼乐,以礼残行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君子好礼、学礼并非仅仅自立;从治国来看,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君子好礼、行礼,就不单单是个人之“修身”,也是“治国平天下”的重要途径。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的社会治理办法,即以六经中的思想作为判常的依据,犯罪者的动机是否合“礼”,对审判结果会造成直接的重大影响。中国历史上的“礼”“法”合流,是以“礼”入”法”而成,即是汉廷尉陈宪疏中所说的现象:“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摘编自王乐《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治》

材料二 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建立在推崇个人权利至上的基础上,把私有制、私人占有、自我所有权看作天经地义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亚当·斯密将“看不见的手”“公正的旁观者”“经济理性人”“守夜人”等经典隐喻缘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有关未来文明社会的乌托邦;诺齐克提出“最小国家”体现了自由至上的理念;哈耶克坚持从个人主义出发,强调维护个人自主。

——摘编自张国清、何怡《西方社会的治理危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古代相比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局限性。
7 . 早期教会宣扬禁欲、弃财、轻利等理念,十世纪之后有神学家认为:“买卖所得的利润与高利贷所得的利润区分开来……”,路德认为,上帝许诺给人的唯一生存方式,是要人们完成他在现实生活中所处地位赋予他的神圣责任和义务。据此可知
A.宗教经济伦理趋向理性B.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教会禁锢了人民的思想D.人们获得了宗教信仰的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泰勒斯的学生毕达哥拉斯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抽象的数是万物的本质,数构成了现实的每一部分,有些数字甚至和神一样神圣,毕达哥拉斯本人也被追随者们当成神来崇拜。这反映了古希腊
A.人文精神开始觉醒B.科学探索取代宗教迷信
C.重视人的社会价值D.人的自主意识有所萌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伏尔泰认为,承认有一位上帝辅助惩罚人世法律所不能制裁的罪恶倒也是有益于人群的事,但是虚伪的神明观念与现存的罗马教廷带来的狂热与宗教迫害确实造成过累累冤案。该主张
A.引导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
B.助推伏尔泰成为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C.为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D.体现了资产阶级摆脱宗教束缚的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是对的。”他认为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苏格拉底这一观点与下列哪一观点在本质上不相同
A.“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B.“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C.“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D.“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2021-05-02更新 | 45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