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1 . 13~14世纪,欧洲某文学家提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它的本职工作是不断行使其智力发展的全部能力,人的智力发展甚至比天使还强。”这一主张(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体现了人人平等的理念
C.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D.闪耀着科学理性的光芒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机器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观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绎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纬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得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得原因做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刊《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犯非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54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3 . 某学习小组在搜集近世欧洲史料时发现,这一时期的历史记录更多的是关于爱国人士的塑像、出现了国旗、国歌、国家节日和关于权利、民主等,而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等记录明显少于前期。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A.开展呼唤人性解放的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
C.掀起破除信仰权威的浪潮D.《物种起源》广为流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类人物介绍
政治学【意】马基雅维利
(1469-1527年)
近代世界之开始,是以强大君主的出现为缘起的。他认为统治者为君权可以不择手段,不顾道德标准。
天文学【意】伽利略(1564-1642年)中世纪流行托勒密的地心说。伽利略通过制作天文望远镜和实际观察进一步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医学【比利时】萨维里(1514-1564年)发表《人体结构》,关于人体各部位的绘图和今天的人体解剖学知识非常接近。
思想【尼德兰】伊斯拉谟(1466-1536年)他在《愚人颂》中说,教会教士自以为是上帝意旨的代言人,其实都是傻瓜。
文学【英】托马斯·莫尔
(1478-1535年)
他在《乌托邦》中描述了一个财产公有为基础的理想国,幸福美满,光明公正。人们追求它,却永远也得不到。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学说有重大影响。
文学【法】拉伯雷(1483-1553年)他在《巨人传》中歌颂人的力量和人的意志。
绘画【德】丢勒(1471-1528年)与南方意大利的画作相较,他的画突出思考,传递出提倡思索、理性、追问的信息。
宗教【德】马丁·路德(1483-1546年)他表达了三条最基本的原则:人因为信仰而得救,这叫“因信称义”;《圣经》是第一位的,上帝的旨意体现在《圣经》中;一切基督徒都是教会的人,没有俗人和教士之分。

——以上据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运用上述史料展开研究,拟定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信息明确,逻辑合理,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5 . 启蒙运动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 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 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2019-12-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5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时,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在古希腊哲学开始出现时,这里已经是一块文化基础相当丰厚的土地,荷马的英雄诗篇已经流传了300年。其次,随着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知识也萌芽了,特别是天文学和数学、医学。古希腊哲学在其早期自然哲学阶段主要探讨的是世界本原问题,当经历了希波战争,雅典成为希腊各城邦的盟主之后。为了适应民主政治的需要。这时哲学所探讨的主要问题,随之由世界的本原问题转变到人类社会本身上来,此时“人”成为研究的中心。

——据苗力田《古希腊哲学》蒋永福《西方哲学》

材料二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原罪”和“灵魂救赎”。(天主教会)认为人没有自救的能力,必须依靠上帝的恩典,如果没有上帝的恩典,绝无得救的可能。“圣礼”、《圣经》是把上帝的恩典传授给人们的必不可少的媒介。而“圣礼”和《圣经》是必须由教士主持和解读的,教会在拯救人的灵魂上作用越大,教徒受教会支配的程度就越大。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文艺复兴的意思,是再生或使人恢复对久已遗忘的许多事物的兴趣,首先是恢复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和思想的兴趣。但实际上,这是人文主义者在继承古典文明的基础上,冲破神学统治而获得思想解放的一次运动。

——张跃发主编《近代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希腊哲学产生、发展的原因。
(2)对于文艺复兴的研究,材料一、二有何价值?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是如何“冲破神学统治”的。
(3)结合材料三阐释文艺复兴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A.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D.猛烈抨击了专制王权
8 . 达·芬奇(1452—1519)认为,科学如果不是从实践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的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荒谬的,因为实验乃是确定性之母。达·芬奇的这一主张(       
A.深受哥白尼自然科学理论的影响B.反映出理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C.扩大了西方人文精神的传播范围D.体现了对一切外在权威的批判与否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苏格拉底所言“自制”是指,人应该分清好坏,判别优劣,趋利除弊,弃恶从善,做一个有知识、有智慧、有良知,于己于人于社会皆有价值的人。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批判宗教神学的危害B.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注重对人性本身的研究
2022-11-1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32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这一运动使人从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下列名言能够体现该运动精神内核的是(     
A.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人是宇宙的精华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D.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