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1 .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得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了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因此,人应当是世界的主宰。对他的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B.褒扬了人的地位和价值
C.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传播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智者学派深信人的素质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他们把文法、修辞逻辑引入课程,使人们认识到语言是人的特殊的力量。他们还确信由专门人员实施高等教育的必要性,把正式教育推广到年轻人中去。这反映出当时古希腊
A.智者学派信徒众多B.精英教育迅速发展
C.重视公民参政素质D.人的价值得到肯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一主张
A.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B.说明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完全一致
C.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4 . 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二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为构建未来的“正义”“平等”的理性王国,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发生这些重大转折的共同影响。
5 . 有关“人”的价值观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代表的思想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保护人的尊严。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伊拉斯谟反对中世纪僵化保守的经院神学,因为在这种神学的视角下,个人只是神的附属品。同时,伊拉斯谟也反对将人划分为与其他动物等同的科学研究对象,因为在这种科学观的视角下,人和动物一样是试验品。

——《伊拉斯谟: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公共知识分子》

材料二   15171031日,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

——《基督时报》

材料三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分析这些主张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和卢梭对“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的设想。
6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这表明阿尔贝蒂
A.肯定人的价值尊严B.抨击基督教的腐败
C.主张追求现世幸福D.呼吁提升人的地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善男信女不止一次地组织宗教游行或其他活动,度诚地祈求天主,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总之,那年刚一交春,瘟疫严重的后果可怕而奇特地开始显露出来。…只有开怀吃喝,自找快活,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纵情玩笑,才是对付疫病的灵丹妙方。他们说到做到,尽力付诸实现,日以继夜地从一家酒店转到另一家,肆无忌惮地纵酒狂饮…我们的城市陷入如此深重的苦难和困扰,以至令人敬畏的法律和天条的权威开始土崩瓦解。

——《十日谈》

材料二 1630年代,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移民和契约佣工,总人口大约6000人,其中2000人是契约佣工,200人是非洲奴隶。但到了1650年代,奴隶人口就超过了欧洲人(包括自由人和契约佣工),1680年一一这时甘点已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一一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

——【美】丽莎A.琳赛《海上因徒:奴隶贸易四百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日谈》的作者及该作品反映的思想核心。如何认识该作品的史学价值。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17世纪30-80年代,巴巴多斯的主要经济作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影响。
2021-12-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佛罗伦萨诗人彼特拉克在《诗集》中,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歌颂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对其作品中体现的思想倾向说法正确的是
A.文学开始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B.批判宗教信仰的弊端
C.宣扬人的解放鼓励建立民主社会D.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文明,无论是精神还是制度,都是伴随着人的价值被不断发现而逐步向前演进的、也正是在人的价值破发现的过程中形成了西方人文精神和法治。而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蓄积和演进过程中,法治吸取看人文精神丰富的“养料”,从观念萌生到制度的确立,都一直在人文精神的育中成长。从这一意义上讲,西方社会是在“人的发现”的时候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是在“人的发现”过程中孵化”出了自己的法治。

——摘编自汪太贤《人文精神与西方法治传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出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西方文明与思想受迁”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帕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2-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启蒙时代人们崇尚的另一种理性,并不绝对以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而是在更大程度上关注人的心灵感受、道德价值和人格完整,同时还不排斥宗教信仰。启蒙运动所依据的理性实际上有两种,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是伏尔泰们所尊奉的科学理性,后者则是卢梭们所钟爱的人文或人本理性。

——摘编自高毅《浅论启蒙运动的内在紧张》

材料三   有论者说,启蒙运动对权利和自由的激情释放出一种毁灭性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削弱了对共同体的任何感觉。但也有人争辩说,启蒙运动假设人性是无限可塑的,这个假定为极权主义国家将所有个性的痕迹从其主体那儿抹掉的企图提供了思想灵感。启蒙运动应该对法国大革命负责,对极权主义的产生负责。

——摘编自【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2022-05-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