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1 . 【近代科学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古影响,对观察实验和数学方法加以发扬。绘画中所体现的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关注,对人体的真实的写照,推动新解剖学的问世。人们开始主动的认识和研究自然界,而不是像中世纪时那样被动地接受关于自然界的已有的结论。近代科学得以确立的两大基本方法:数学和观察实验方法,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极大地发挥和深化。

——摘编自杨渝玲《文艺复兴:近代科学产生的艺术背景》

材料二   17世纪末的英国,自然哲学家们通过仪器公开展示他们所揭示出的自然界中规律性地联系。手工艺者们通过当时遍布英国各地的工艺学院学习到了最新的化学和机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生产中,创造出新工具、新机器或者改进旧的机械。企业家和工厂主们则试图和手工艺者、受过科学教育或有文化的工程师联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者新的生产工艺。这产生了一个不断加速的技术革新流,所涉及的领域包罗万象,从不起眼的农用工具和螺丝车床,到全新的纺纱机和新式动力与运输机械如蒸汽机、汽船和铁路等。整个17001850年,工业发明的中心在英国。由于其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发明和革新以及蒸汽动力技术的使用,英国直到19世纪中期时仍然是全世界最领先的国家。

——摘编自戈尔斯通著《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文艺复兴与近代科学崛起的联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推动性因素。
2023-07-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生了许多创造性的社会变革,他们在打破原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某些制度或模式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推动着社会向前的发展与进步。正如布罗代尔所言:“从社会结构转变的角度来看,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时段,在这样一个长时段的过程中,它由一系列的社会转折(或变迁,转折或变迁是短时段,或至多是中时段内发生的事变)的不断蓄积而产生的,是在一个社会的母体内经历长期的与不断的变迁(量变)所导致的社会结构性的转变(质变),这种结构性的转变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领域。”


阅读材料,围绕“社会转型”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观点,史论结合,表述规范。)
2023-07-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6世纪初期,马丁·路德一方面重点批判教会一味注重外在仪式和善功行为的“伪侍奉”弊端;另一方面,基于新约福音创建了信靠耶稣基督为唯一救赎道路的“称义”“再生”。由此可见,路德的因信称义观(     
A.注重于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B.以新约反对基督教基本教义
C.具有批判与重建的双重功能D.否定天主教会存在的合法性
4 . 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花费十余年时间,将《圣经》新旧约全部翻译成德文并出版发行。在翻译过程中,他对德文构词、语法、语句进行了加工和规范,促进了标准的德语书面语言的形成。马丁·路德的翻译活动(       
A.旨在推动宗教的世俗化改革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C.利于促进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D.维护了民众宗教信仰的自由
5 . 出生于荷兰鹿特丹的伊拉斯谟(1466-1536)是富有影响的人文主义者。他虽精通希腊、拉丁古籍,但不单单是一位古典学者,他的目的是借用古典著作去发掘圣经原文的本义以及基督教的原始教义。这从侧面反映了文艺复兴(     
A.旨在解释基督教义B.在欧洲的影响十分广泛
C.具有时代的局限性D.推动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6 . 中世纪的美学家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那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则大多认为美与绘画和谐、比例等事物的属性有关,如达·芬奇利用光学、解剖学等知识,对线条、比例等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实践。这一变化表明(     
A.人们科学理性精神的增强B.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
C.人文精神遭到了严重挑战D.天主教会的统治被摧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柏拉图在讨论政治问题的时候,认为敌对民族波斯的政治制度有可取之处。他在《法律篇》中提出的理想政体设想,就是一种把波斯君主制和雅典民主制混合起来的政体形式。柏拉图的这一态度(     
A.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融合B.说明了希腊文化的多元性
C.基于奴隶制工商业的发达D.反映了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8 . 16世纪,路德提出“两个王国”理论,即“属灵”王国和“属世”王国,两者在相关的权柄领域内各司其职、互不统辖、互不干涉,共同管辖上帝创造的世界。这一理论(     
A.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B.有利于西欧社会的转型
C.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D.直接引发欧洲科学革命
9 . 西方学者芬纳在研究近代西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称:它“把此前主要是教会特权的神圣光环转移到了世俗统治者的身上,把人们敬意的道德转移到公民的道德上,把他们的理性从修道院生活转移到世俗生活上”。材料中的“它”(     
A.否定了等级制度的不合理性B.树立了理性思维的权威地位
C.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D.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普罗泰戈拉认为,感觉背后不存在任何不依存于感知的实在,感觉和存在没有什么差别,人们是各自的印象的裁判者。这反映出普罗泰戈拉(       
A.反对雅典城邦公民滥用民主权力
B.主张个体情感与社会公德的有机统一
C.肯定人在认识世界时的主体地位
D.强调个人感觉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