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16世纪,东西方分别以中国和英国为代表,诞生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两位剧作大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汤显祖(1550-1616年)的戏到作品,以《牡丹亭》最为著名。400年前的明万历年间,正是昆曲发展的黄金时代,因此该剧立刻被搬上了舞台,成为常演常新的经典。现在《牡丹亭》的观众大部分是年轻人,许多人百看不厌,这说明其具有很强的现代性。汤显祖正是通过一个女性对生命和自由的追求,更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意义。

2005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首演,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它为昆曲表演艺术开创了新纪元。

——根据凤凰网《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人教版《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整理

材料二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两位同时期的世界级戏剧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下,同样都创作出了脍炙人口超越时空的剧作。……400年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分别离世。他们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同龄人,但又处于两个“平行空间”,山迢水遥。彼此不闻。“交换名片”走在400年后。2016年,中英两国决定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举办了一场名为“跨越时空的对话——纪念文学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大型世界巡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员随笔:《当莎士比亚遇上汤显祖》

材料三   汤显祖的剧作都是在闲暇时光而作……而莎士比亚作为职业剧作家,主要是为了票房收入,为了生存,有时甚至草草写出……汤显祖的剧作家的身份实际上是被后人确立的,因为直到清代汤显祖仍被称作是“填词大家”,并不认可他是剧作家……由此看来无论是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生平履历还是从他们一生所致力的主要事情来看,他们二人其实并没有多少可以类比的交集,除了表面的二人同一年去世和汤显祖也和莎士比亚一样写过剧作。

——摘编自邹元江《为什么汤显祖不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朝万历年间昆曲发展的主要表现。简析《牡丹亭》在现代让年轻人百看不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莎士比亚的代表性戏剧作品一部。简述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和贡献。
(3)有人把汤显祖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请选择一种观点,并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阐述你的理由。
2 . 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当时的罗马人来说,这种柱式拱门合二为一,不仅具有美学含义,也体现了他们民族文化的综合统一的精神,因为把作为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结合起来,既显示了罗马继承希腊遗产的虔诚,也表明罗马自己的发扬与创造。

——朱龙华《罗马文化》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大斗兽场为例,概述古罗马“柱式拱门合二为一”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结合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法发展的有关史实,进一步说明罗马民族文化中的“综合统一精神”。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运动后期,大批人文主义者聚集在罗马,他们充当教皇的秘书、使节或顾问,有的还受教皇任命承担了教堂的修建和装饰工作,使罗马一度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关于罗马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盛期中心的原因,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教权的衰落以及当时整个教士阶层的世俗化,致使教皇大力招揽人文主义者。②人文主义者暧昧的宗教态度以及教皇给人文主义者提供圣职和优厚俸禄,使人文主义者志愿为教皇服务。

——据孟光彩《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教皇和文人主义者呈现复杂关系的原因分析》等整理


(2)阅读材料二,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从教皇的角度分析罗马成为文艺复兴盛期中心的原因。侧重分析②,请以米开朗基罗的建筑和艺术作品为例,说明“人文主义者志愿为教皇服务”的观点。
2019-11-1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高三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产生和发展原因?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哪些思想主张是服务于“专制主义”,哪些思想主张体现以民为本?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2018-12-09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十三历史试题
4 . 意大利学者贝奈戴托·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tarch,约46~120年)写道卫城建设时说:“大厦巍然耸立,宏伟卓越,轮廓秀丽,无与伦比,因为匠师各尽其技,各逞其能,彼此竞赛,不甘落后。”

——摘自《百度百科雅典卫城》


材料二 “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只能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做出这一石破天惊的推断。(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锒铛入狱。……在狱中,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能轻松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
埃及文化部2010年1月10日发表声明说,埃及考古队在开罗近郊的吉萨金字塔区发现金字塔建造工人的坟墓群,证明金字塔是由工人而不是由奴隶建造的。

——改编自刘燕敏《平和的心是金》等


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修建卫城匠师“各尽其技,各逞其能,彼此竞赛,不甘落后”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克得出“金字塔的建造者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原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历史学家克罗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认识。
2017-10-2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嘉兴一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历经思想观念——制度——器物的原发创新历程。
——百度网
材料二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三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池,几及千载;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近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西方相比,中国走这种近代化发展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其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乎没有人否认,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拄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欧洲由于采用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欧洲人民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
——(美)R. R.帕尔肤《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的哪些历史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欧洲的政治思想、科学、哲学、文化风尚和人民也广泛散布于全世界,对现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提供了既有建设性、又有破坏性的典范。
——(美)R. R.帕尔欲《现代世界史》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7,、18世纪欧洲风尚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具体表现,这些风尚对19世纪的中国有哪些建设性的影响?
材料三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一一狠狠的打击。(注:作者认为的“世界”是指西方之外的整个非西方世界)
——(英)阿诺德·J·汤因比
(3)你认同汤因比的观点吗?为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