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一个“人被发现'的时代的话,那么只有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中,这个“人”才被发现的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人文主义的内涵也才发展到了最完整的阶段。”莎士比亚对“人”的发现突出表现在
①刻画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②提升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③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④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1-05-11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讲礼之用,和为贵,集中反映了孔子的中和思想,后来《中庸》中又明确提出了中和的概念。所谓中和,是指人和事物之间处在合乎中道原则的共处状态,这种状态表征的是人的情感发挥的恰到好处。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所追求的是公正,他认为公正是中道的根本,是所有人都认为的一种由之而做出公正的事情来的品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就应当公正地分配善与恶,既要反对特权主义,又要反对平均主义,试图达到是社会各阶层享有一份美好生活权利的中正状态。综上所述,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尽管在许多方面有一致的观点,但由于二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导致其伦理思想在社会实践上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他们都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以促进我国的伦理思想建设。

——李蔚《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8

材料二   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康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两个词语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追求的“中庸”,说明两者的共通之处,并简要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康德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他思想的进步性。
2021-08-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倘若国家违背了人民的意志,侵害了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起来推翻这个国家。”这一思想
①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②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
③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④使人文精神得到深刻圆满的体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会反对奢侈之风,因此,当时欧洲人普遍穿着宽松的长袍。但15世纪末以来,西欧上层社会开始流行艳丽豪华的服饰。这一变化反映了
A.西欧人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B.被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得以恢复
C.文艺复兴逐渐由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D.宗教改革将人从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
5 . 德国的城市发展有着久远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特利尔城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公元1世纪时是罗马殖民地。从公元2世纪开始,逐渐发展成了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有“北方的罗马”之称。下图是位于特利尔城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2世纪尼格拉城门(又称“黑门”)。


材料二   德意志城市大多兴起于修道院和城堡附近、帝王驻跸地以及逃亡农奴聚居地。中世纪时代,繁荣起来的德意志城市从自己的利益着眼,特别希望在一个统一的帝国中有强大的中央集权,但此时皇帝没有成为民族凝聚力的代表,德意志区域只是罗马教皇的“乳牛”,是天主教会充当欧洲精神权威的最后支撑。最终,思想的、精神的和民族等矛盾日益尖锐,1517年终于爆发了路德的宗教改革。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宣称“剥夺以教皇为首的神职人员的神权”“教皇出售赎罪券是犯了错误和违背基督教教义”等理念。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实际上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形成了路德教等新教派。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以近距离人口流动为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流向是不越出省界或邦界的邻近城市,更多是家乡附近的小城镇。他们被家乡附近的城市或工业所吸收,转入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群众性远距离人口流动潮约出现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德国东、北部农业人口向高度工业化的西部鲁尔工业区的流动加快。这一时期,内燃机的问世,引起了世界机械业的极大发展,也推动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尼格拉城门与罗马大斗兽场在建筑艺术上的相同之处,并简述它们建造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爆发宗教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新教和旧教(天主教)相比所出现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下半叶德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简析内燃机的发明对人类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2021-03-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几百年过去了,今天全世界的旅游者川流不息地来到教皇“签署厅”的巨幅壁画前,在群贤盛会的场面中体悟古代人文黄金时代的高贵理想的同时,无不叹服这位具有一副少女面容的青年意大利画家的伟大才华和真诚追求。这位画家是
A.米开朗琪罗B.拉斐尔C.达·芬奇D.乔托
7 . 在人类思想宝库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遗产。能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道家学派   ②斯多亚学派   ③荀子   ④卢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8-2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是针对启蒙运动而兴起的。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赫尔德,从历史的观点而论,浪漫主义起自对过分强调理性和普遍概念的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浪漫主义是多姿多彩的,其共同点就是用丰富的生命哲学来取代理性主义。

——摘编自人民版《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公元2世纪时,在圣彼得陵墓的地点建起了一座圣祠。受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之命在这里兴建的第一座巴西利卡式教堂大约完成于公元349年。16世纪初,老圣彼得大教堂已经破损不堪。1506年,教皇朱理二世决定重建教堂……终于在1626年11月18日那一天,一座崭新的圣彼得大教堂向信徒敞开了大门。它的规模惊人:长211.5米,外部高度达136米,圆顶内高119米。

——朱子仪《欧洲大教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浪漫主义为人文主义增加的“丰富生命哲学”的内容,并分析其带来的不良后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二项圣彼得教堂中的艺术杰作,并评价创作者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2020-08-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
A.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B.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
C.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D.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2020-06-20更新 | 543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近代欧洲某诗人广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诠释古典著作。他的代表作《秘密》借圣奥古斯丁同诗人的对话,热烈地为爱情和荣誉辩护,认为爱情同热爱上帝,追求人间的幸福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一致的。据此判断,这位诗人生活于
A.文艺复兴时期B.启蒙运动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