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转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出现于政治角逐场中。

——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欧洲是人类思想的福地。欧洲知识分子不仅有锐意进取,其中也有迷茫;不仅有孤独,还有抑郁……但无论是非曲直,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尖锐的碰撞激越,……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寻找思索碰撞的空间,并为此锲而不舍。

——【德】沃尔夫·勒佩尼斯《何谓欧洲知识分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结合维新变法思想,论述材料二中“全方位的变革姿态”的涵义。

(3)列举15世纪以来在欧洲出现的被广泛采纳的政治思想,指出欧洲知识分子的“迷茫”“孤独”“抑郁”在文学上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知识分子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的理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汉民族长期保持很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于是不断增强了自我优越、惟我独尊意识。并产生了华夷观念,把周边民族或国家都视为落后的蛮夷。对待周边蛮夷国家,中国除要用强大实力使之“畏威”之外,更应以“德惠”使四夷倾心内服,按照儒家学说,中国君主与其它各国君主的关系,只能是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外国来使均为朝贡者,故没有形成平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鄙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到了明清时期,这种以朝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宗藩体制最终形成。
就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性宗藩国际关系体制最终形成之际,以欧洲为中心的近代外交体制也得到确立.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会议,首次以条约形式确立了常设外交使节制度。18世纪,欧洲各国开始在政府部门序列中,设立专门负责主管本国外交事务的外交部。1625年,荷兰国际法学家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他以自然法为理论基础,阐述了无须各国特别同意的国际法规则,对当时的各种外交行为作了尽可能的规范。此后,国际法和外交规范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摘编自王红续《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材料体现出16世纪至18世纪中西外交的多种不同。请至少指出三点不同并概括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

4 . 一定时期的教育与该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曹松叶先生《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宋代一些著名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都热衷于书院讲学,影响巨大。
——任继愈主编《中国文化小百科·中国古代学校》
材料二 近代中国某学校的课程表(1876年)
时间
课程内容
备注
首年
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1、由洋文而及诸学共须八年。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
2、至于汉文儒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
二年
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
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
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
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六年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
……
八年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1881和1882年,法国总理兼教育部长费里提出两项教育法案。第一项法案……规定母亲学校(幼儿园)和公立小学一律免收学费。第三项法案……规定对6—13岁的所有儿童实施强迫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对不送孩子入学的父母处以罚款、监禁等处分。
——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宋代书院教育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学校最有可能是近代中国哪一政治派别创办的并说明理由。请举出该政治派别所创立的学校一例。
(3)依据材料兰和所学知识,请列举出促成法国两项教育法案出台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重要事件。
2016-02-1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由黑暗进入阳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2015-07-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临沂蒙阴县一中高三第八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谈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时,德国学者鲍尔生写道:“首先,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
材料二 1933年7月, 胡适在芝加哥大学作《中国的文艺复兴》系列演讲时, 解释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论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所以,陈独秀倡导民主和科学不仅作为反传统的理论依据,而且作为现代价值重建的目标。
(1)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有何“惊人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现代价值重建”的表现。
(4)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思想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
——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二者的着眼点有什么不同?
材料三   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推动人类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
与之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其中,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不过,《西厢记》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认为“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与中国明清之际文艺思潮之比较》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西厢记》等书的遭遇有哪些社会原因?
(3)康德认为,既要保障个人自由,又要规避无限制的个人自由。评述启蒙思想家在这两方面的思想贡献及其历史意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学界大部分学者认为,l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历史由此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
材料二 近代与古代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涵义甚广,内容颇丰……渗透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引起了相应的深刻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化引起了人类社会哪些深刻变化?
材料三   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
(3)材料三中“第二次现代化浪潮”指的是什么?它是怎样促使“现代意义经济模式形成”的?
2014-06-13更新 | 5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东潍坊市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9 . 民主政治理念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未来的世界文化中,民主政治必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民主政治的观念源远流长,从两河流域及希腊城邦,以至于西欧古代部落民主,然后一步步演变到市民的参政,最后归结为英美的民权与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这一系列的演变,有其历史背景与条件。到今天因为民主政治确实是比君主制、独裁制或集权制为公平、合理,因此民主政治理念已为举世认可。若要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独立地建立起民主政治理论,井非易事。可是,若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尤其是恕道观念及尊重人性的观念上,做进一步的伸展,则未尝不能在中国文化中纳入民主政治。
——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英美法民主政治理念发展的主要因素。
(2)概述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和民主政治理念的鹿点,并结合古代思想进行论述。
2014-05-14更新 | 9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02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二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
(2)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中思想产生的背景。
(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有何不同?简要分析这种不同产生的原因。
(4)有学者说,文化的交流中有时会存在“误读”的现象。比如在法国启蒙思想家那里,儒家思想被“误读”为自由、平等、法治。简要分析这种“误读”产生的原因。简要谈谈你对这种“误读”的认识。
2013-05-16更新 | 5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