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下表是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观点。其共同点是
作者基本观点
彼特拉克宣称不想变成上帝,只想拥有“属于人的那种光荣”,“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
但丁兴奋地高呼:“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瓦拉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由,只有独立的个性自由,才能创造出人间奇迹,造福于人。’

A.强调独立的思考B.冲击上帝的权威C.呼唤个性的解放D.宣扬人生而平等
2 . 有西方学者指出,“文艺复兴首先得花钱,这些财富来自危险的东方航程,来自计算、投资、贷款、 利息和分红——直到盈余足够买下议院、政府而有余,他们便聘请一位米开朗琪罗"把金钱美化成‘美’,使财产带着艺术的芳香。”上述材料可用于说明文艺复兴
A.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C.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D.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2021-12-29更新 | 1168次组卷 | 4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方传统宗教认为“宗教事是圣事,世俗工作是俗事”,世俗职业不能称“天职”,不具神圣性。马丁·路德指出,鞋匠、农民等和受了圣职的牧师一样,承担了工作的责任。加尔文进一步强调,努力劳作就是履行“天职”,就能成为上帝的“选民”。“天职”一词内涵的变化
A.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民众追求政治上的平等
C.反映了西方职业观宗教色彩浓厚D.表明罗马教会思想专制的瓦解
2021-12-28更新 | 700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鹏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苏格拉底早年说过:“希望知道事物的原因,知道一件东西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产生,为什么消灭。我认为是一件很高尚的事业。”后提出:“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苏格拉底认识的变化对古希腊的影响是
A.功利主义成为公民共同追求B.使个人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
C.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D.促进了哲学发展方向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世纪,欧洲画家放弃表现超人,转而描绘普通人,并将其置于表现的中心。这一时期,风俗画战胜了历史画,它描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爱和暴力、欢乐和绝望等形式,这样的画并没有描绘原始的现实或是理想的美,而是渴望把握世界的真理。这表明18世纪的欧洲绘画
A.体现了文艺复兴的价值观B.深受现实主义思潮影响
C.深受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D.开始摆脱宗教观念束缚
6 . 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变革从各个方面对基督教构成强有力的冲击,迫使教会对这种冲击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反应。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A.批判专制传统阻碍社会的发展B.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进程
C.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D.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合法地位
7 .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不但是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植物学家。伏尔泰在英国期间深入研究了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后来写下科学著作《牛顿哲学原理》。康德在46岁之前的主要著述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由此可知
A.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精神思维相近
B.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了欧洲国家进步
C.自然科学是启蒙运动的前提和基础
D.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造就启蒙运动
8 . 从中古时期到1400年间,中欧和西欧的所有文学都是用拉丁语来写作的,但到15世纪时,地方文学和民族语言兴起,如英语、法语、日耳曼语已经形成,同时民族文学也渐渐兴起。这些现象的出现
A.动摇了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B.为民族国家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C.成为拉丁语衰败的根本因素D.直接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兴起
9 . 15世纪以后,人文主义者倡导的个人主义“深深地镶嵌于西方人的心灵中,并且由艺术家通过刻画个性,探索者通过探测地图上未标明的海洋,征服者通过努力开拓殖民地和商业资本家通过积累大量财富等形式来体现”。这表明人文主义
A.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性质B.开阔了欧洲人的思维方式
C.得到各阶层的普遍参与D.未能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世纪中期,卢梭提出,“要想实现人人平等,就要建立人民主权。所谓人民主权,是通过人民制定社会契约来体现公共意志。人民的意志需要靠法律提供保护,所以要建立一个法治国家”。这一主张
A.反映了资产阶级巩固政权的要求B.最早提出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C.体现了理性主义精神的政治取向D.揭示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