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4世纪时,英国的神学教授威克里夫不承认神甫是教徒与上帝之间的中介,也拒绝接受酒、饼是基督血肉之躯的化体说。他坚持《圣经》具有最高权威,是信仰的源泉,并且提倡教士结婚。由此可知,他
A.深受路德思想的影响
B.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C.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D.为后来的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2 . 马丁·路德说:“比起教皇与所有红衣主教来,我更惧怕自己的内心;因为在我的心中。那个大教皇本人一直存在着。”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强调宗教的自我约束
B.主张精神自由
C.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D.相信信仰得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攀登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塔哥拉
B.梭伦
C.苏格拉底
D.彼特拉克
2017-12-20更新 | 149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赖尔和威尔逊编撰的《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告别宗教教条、迷信和专制主义,转向凭借理性和经验来探讨社会组织……某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由此推断,和上述主张一致的思想家是
A.霍布斯
B.孟德斯鸠
C.狄德罗
D.达尔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对雅典城邦传统诸神的信仰,此时正逐渐受到损害,而一种更具批判性的、更为世俗的精神正在强有力地上升……这一演变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达到最为深刻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演变时期产生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宣扬相对主义和怀疑论
B.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C.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
D.肯定人的价值,反对教会神学的束缚
6 . 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
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C.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雅克·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写道:“(在欧洲)16世纪有关《圣经》理论的文章以及彼此攻讦的文章不再完全用拉丁文来写作,专供僧侣阅读了,而是开始使用比较流行的方言,通过新生的大众传媒手段向民众宣传推广各种思想。”这种行为
A.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B.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C.摧毁了教会思想专制
D.有利于培育国家意识
2017-12-05更新 | 776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文艺复兴时代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国王、贵族、教士、仆人、贩夫走卒等。其中,他集中批判了教士,这是因为
A.教士是封建时代最底层的职业
B.当时的社会已经普遍不信仰宗教
C.教士的权威受到宗教改革的冲击
D.教士是当时宗教禁欲主义的代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张
A.教随国定原则
B.强化教会权威
C.信仰即可得救
D.简化宗教礼仪
2017-10-31更新 | 726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民主开放的雅典,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有趣的是,同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曾涌现出诸多思想家,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两者共同的原因或条件是
①政治氛围宽松
②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政治发展的需要
④文化教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