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从伏尔泰的天赋人权和自由、法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卢梭的人民主权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些观点
A.没有解决民主制度的运作问题B.来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
C.构建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D.实现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
2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
A.三权分立说B.人民主权说C.社会契约论D.天赋人权说
2020-01-07更新 | 110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5届安徽无为县开城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
C.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D.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
2019-11-11更新 | 342次组卷 | 38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
C.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
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2019-11-04更新 | 231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2009高二·江苏扬州·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D.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2019-09-29更新 | 244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霍尔巴赫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他深刻地揭露宗教迷信的种种危害与罪行,以及宗教的反动作用及其与专制政治的密切关系,从而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据此判断,霍尔巴赫可能是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宗教改革时期的改革派
D.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2019-09-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芜湖一中人教版高中历史复习检测: 必修三综合测试三
7 .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种情形发生在
A.罗马帝国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8 . “当政府侵犯人民权利时,全体人民以及人民的每一部分,最神圣和最不可少的义务就是起义。”这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2019-08-23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顶峰艺术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的思索,他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日新月异和与日俱增的景仰和敬畏之心。那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两种东西”所体现的康德思想是指
A.法律与道德
B.平等与博爱
C.自由与理性
D.知识与美德
2019-08-1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
10 .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以下对伏尔泰的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A.提倡天赋人权阐释自由平等
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倡导信仰自由反对教会禁锢
2019-08-1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