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如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
C.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权力
D.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2019-10-03更新 | 276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宗教改革运动中,有这样一些观点出现了:(1)宣传政教分离;(2)强化认识自然就是认识上帝的观念:(3)颂扬发现人性、尊重人性、改造人性。这些观点有助于推动
①人文主义的兴起
②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③理性精神的培育
④科学与宗教的对立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3 . 《世界小史》:他教导人们,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一个人必须作为一个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他只承认《圣经》是上帝的话语,他所做的尝试就是重新唤回古老的基督教信仰。这可以反映出
A.“认识你自己”在新时代的展现
B.人文主义提倡解放人本身
C.宗教改革协调自由与虔诚
D.启蒙运动重建信仰与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16世纪漫画《灵魂的运输车》,画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人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分别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要求摆脱宗教束缚
B.依靠神职人员帮助,灵魂才能得救
C.主张通过苦行升入天堂
D.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5 . 雨果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描写副主教克罗德表白:“我想我眼底下那个生物有那样非人间的美丽,她只能来自天上…那是一个天使“看见你比看见上帝还快乐!”这一情节体现作品人物
A.兼具神学和文艺复兴时代精神
B.内心在宗教异化的矛盾和痛苦
C.想象力超群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D.揭露中世纪宗教禁欲主义虚伪
2019-09-24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观点认为,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由于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的产物。19世纪中叶以后,有更多的历史学家则倾向于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意大利人天才创造的产物。以上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C.后期学者研究比前期观点可信
D.都没有揭示文艺复兴运动的根源
7 . 彼特拉克(1304~1374年)的财富观与当时教会“追求财富是有罪的”主张是一致的,而同为人文主义代表的布鲁尼(1370~1444年)却肯定了人对财富追求的正当性。这一财富观的变化反映了
A.人文主义者缺乏统一的观念
B.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C.教会的权威开始受到了挑战
D.享乐主义社会新风气的形成
8 . 苹果在《圣经》中被称为禁果,在西方语境中有神圣之果、智慧之果、争端之果等寓意。宗教改革领袖马于路德有句名言:即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这一名言
A.意在重建基督教的倍仰体系
B.是人文主义在宗教领域的体现
C.是新教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D.表达了对宗教改革的坚定信心
9 .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A.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
B.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
C.经济发展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D.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严重打击
2019-08-26更新 | 1143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豪州市涡阳县育翠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尽管人文主义者总是指责教会的各种缺陷,但没有人敢于承认自己是个异教徒,甚至是无神论者,“当死亡逼近的时候也会像普通人一样渴望上帝的恩典”。这体现出人文主义者
A.对教会权威的盲目崇拜
B.坚持以宗教神学为中心
C.对因信称义的质疑批判
D.理性与信仰交织的矛盾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