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理性角度研究人的哲学家,他一生都在探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从侧面反映出他
A.重视培养雅典公民的理性思维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已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个运动就是一群知识分子在科学化或理性化的世界观指引下,试图在人类事务中发现一些类似于自然规律的“永恒法则”的努力。据此,“这个运动”指的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2018-07-12更新 | 366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宣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世纪时代,西欧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是悲观绝望的,也是消极处世的;但14世纪以后,西欧人对生活充满了创新进取、冒险求胜、追求幸福的精神。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变
B.人性解放意识的觉醒
C.禁欲主义思潮的转变
D.罗马教廷权威的打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世纪的西欧,罗马天主教教廷只允许用拉丁文翻译《圣经》,并且只有神职人员才可以诠释《圣经》。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用德文翻译《圣经》。他的这种行为在当时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地位B.打破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C.推动了人们民主意识的觉醒D.肯定了人们信仰的独立与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康德曾经提出:“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上述言论说明了他
A.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B.彻底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科学诠释了启蒙运动的目的
8 . 但丁在《神曲》中将地狱的第一层描绘为关押不信基督教的人,其中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荷马史诗中的英雄赫克托尔等。在整个阴森恐怖的地狱中,也只有这一块地方是光亮的,有宏伟的城堡、美丽的溪流与青翠的草地。这表明诗人
A.崇拜古典学术B.倡导宗教改革
C.追求民主政治D.反对信仰上帝
9 . 继普罗泰戈拉之后的智者进一步强调“自然”,认为“自然”高于“法律”,因此把人分为希腊人和野蛮人是对自然的限制和束缚,甚至可以说这种人为法律是“人类的暴君”。由此可见,智者
A.否定神的权威,凸显人的地位B.强调法律至上,君权服从法律
C.认为人人平等,鼓吹自然权利D.主张理性至上,强调人无贵贱
2018-03-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10 . 孟子说过,破坏仁的人谓之贼,破坏义的人谓之残,把仁义都破坏的人谓之独夫。听说诛一独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下列思想家中提出与孟子观点相似的是
A.卢梭B.黄宗羲C.伏尔泰D.霍布斯
2018-03-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