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2020-11-19更新 | 29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广德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2020-08-20更新 | 85次组卷 | 57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启蒙运动时期的《百科全书》,它不是像教会原本希望的,从神学和上帝写起,它是一个以字母为索引的知识库,让知识领域没有层级之分。在这本书里,你会在哪里找到上帝呢?在D(Dieu,神)和R( Rdigion,宗教)字首的条目下。这表明《百科全书》
A.运用理性去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B.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高于神学地位
C.对法国启蒙运动进行了理论总结D.突出了理性和对宗教权威的否定
4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教会组织改变了中世纪那种崇尚独处沉思和宣扬安贫禁欲的宗旨,以积极姿态介入到世俗生活中;并对各种社会问题倾注了更多关心。这表明
A.世俗权力逐渐高于教会神权B.教会主动应对社会的变革
C.上帝在人们心目中开始动摇D.人文主义思想己深入人心
5 . 当雅典法庭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时,有人问苏格拉底是不是应该就自己被控诉而辩护,苏格拉底的第一句话就是“难道你不认为我一辈子就在进行着这件事吗?”他说自己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情都没有做。苏格拉底的主张
A.试图提升公民们的道德素养B.体现了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
C.捍卫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D.维护了雅典法庭判决的公正
6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2020-07-18更新 | 1414次组卷 | 166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广德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7 . 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的“智者”泛指聪明伶俐并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如《荷马史诗》中提到的雕刻匠、造船工、战车驭手等等。后来,自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乃至政治家,也被称之为“智者”。“智者”关注人的世俗生活,还在各种公共集会上发表演说,回答各种问题,教授青年如何辩论和处理公务……这表明古希腊“智者”的出现
A.源于人神同构的文化传统B.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C.导致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D.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
8 . 1533年,英国议会颁布“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案" ,强调:“英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国王来统治,他拥有相应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和王权。”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从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国领土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这些法案的颁布
A.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传播B.推动了新基督教会创立
C.完善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2020-06-14更新 | 1280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
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B.否定了罗马教廷神圣权威
C.促使不同于天主教的新教派产生D.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精神
2020-04-18更新 | 344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虔诚信仰,就可以被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020-03-18更新 | 40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宣城郎溪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