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0 道试题
1 . 西方学者芬纳在研究近代西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称:它“把此前主要是教会特权的神圣光环转移到了世俗统治者的身上,把人们敬意的道德转移到公民的道德上,把他们的理性从修道院生活转移到世俗生活上”。材料中的“它”(     
A.否定了等级制度的不合理性B.树立了理性思维的权威地位
C.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D.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已经开始区分自然法和人定法,并认为两者都是正义的表现。他主张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本性统一的,但自然法是神的法律,高于人定的法律。他说:“我服从他人的意见,我更服从神的命令。”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人定的法律B.追求自由平等C.推崇自然法精神D.强调德行修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柏拉图认为,财产最大的好处,是有了钱财不至于存心作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从而不用担心鬼神的惩罚。这着重反映了他(     
A.宗教观念浓厚B.支持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需求D.强调人的价值
2023-03-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选自笛卡尔(1596—1650年)《论人》,展现了感觉和手的运动的关系。由此可知(     

A.文艺复兴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B.上帝的视角决定着人类的认知
C.人对外部刺激的感知是盲动的D.理性是认识和通向真理的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普罗泰戈拉认为,感觉背后不存在任何不依存于感知的实在,感觉和存在没有什么差别,人们是各自的印象的裁判者。这反映出普罗泰戈拉(       
A.反对雅典城邦公民滥用民主权力
B.主张个体情感与社会公德的有机统一
C.肯定人在认识世界时的主体地位
D.强调个人感觉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6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大力传播牛顿的观点。他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这反映了伏尔泰(       
A.倡导科学理性的时代精神B.反对宗教神学的专制统治
C.推崇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主张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
2023-03-05更新 | 1539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5世纪,一块据说是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臂骨,被亚平宁半岛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国王同基督圣徒的遗骨放在一起;有人甚至卖了一个农场去买一部李维的手稿。这反映出,当时(     
A.有编修史书的文化传统B.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广泛
C.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D.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2023-03-02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伏尔泰不否认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上帝是大自然的“第一推动者”。洛克认可的天赋人权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贫苦劳动者。由此可知,启蒙运动(       
A.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B.开辟了否定权威理性新时代
C.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D.有一定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佛罗伦萨的薄伽丘(1313~1375年)和布鲁尼(约1370~1444年)曾先后为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著书立传。但丁在薄伽丘笔下是“老师”与“新人”,在布鲁尼笔下是“公民”与“爱国者”。这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     
A.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多样性B.体现人的价值成为社会共识
C.思想解放重心已转向政治D.不同社会阶层价值追求分化
10 .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用戏剧、雕刻、绘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人性美与自然美。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A.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束缚B.侧重道德心理刻画
C.推动民族国家观念形成D.具有世俗性的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