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1 . 2021年是但丁逝世700周年,意大利公布了已知最早的但丁《神曲》中文完整译本《天诗》(下图)。它完成于二十世纪的最初几年,采用了七言古体诗的风格。《天诗》的主要价值在于(     
A.展现了中国古体诗的风格B.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影响
C.广泛反映了欧洲社会现实D.展现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2022-12-1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苏格拉底所言“自制”是指,人应该分清好坏,判别优劣,趋利除弊,弃恶从善,做一个有知识、有智慧、有良知,于己于人于社会皆有价值的人。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批判宗教神学的危害B.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注重对人性本身的研究
2022-11-1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32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A.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D.猛烈抨击了专制王权
4 . 孟德斯鸠强调:“一切有权力的人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这说明作者(     
A.确立了三权分立与互相制衡的设想B.提出了对国家权力构想的人性依据
C.深受美国联邦宪法政治理念的影响D.强调智慧和权威对民主的补充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与中世纪禁欲主义宣扬的“憎恨肉体”“独身苦行”相比,宗教改革家们提倡的“鼓励节俭”“反对挥霍”也是一种禁欲主义,但更加“入世”和“理性”。这一观点(     
A.否定了宗教改革的进步性
B.肯定了新教伦理的时代价值
C.模糊了中古与近代的界限
D.阐明了启蒙思想的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苏格拉底之死对他的学生柏拉图有深刻的影响,柏拉图深信民主制下的公民没有能力超越自己的个人利益达到对真理的认知,他严厉抨击雅典民主制是一种不合理的制度。为此,柏拉图
A.否定人的价值与作用B.专注于人的伦理道德
C.重视理性设计理想国D.推崇开明的君主制度
2022-05-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达·芬奇(1452—1519)认为,科学如果不是从实践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的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荒谬的,因为实验乃是确定性之母。达·芬奇的这一主张(       
A.深受哥白尼自然科学理论的影响B.反映出理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C.扩大了西方人文精神的传播范围D.体现了对一切外在权威的批判与否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一主张(     
A.宣传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B.说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
C.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启蒙运动并非一场简单的、思想统一的运动。历经整个18世纪,运动的侧重点不断发生变化;伏尔泰、狄德罗、休谟和卢梭等启蒙哲人的思想,共识与分歧并存;各国启蒙运动的政治和宗教宣言也不尽相同。该学者意在强调启蒙运动
A.难于实现思想统一B.缺乏共同发展目标
C.彰显了个体的价值D.在思想碰撞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一书中写道:“科学不仅没有促进精神进步,反而导致了道德沦丧。”此时他已意识到,启蒙运动的弊端就在于没有意识到道德价值对科学理性具有基础性的建构意义。这表明卢梭
A.对理性王国极度失望B.强调公民素质的重要性
C.夸大了科学的消极性D.对启蒙运动进行了反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