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3 道试题
1 . 在16世纪,史学家称之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开始露出一线曙光,由此产生了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带来“一线曙光”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王室的宗教狂热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D.西欧海外殖民扩张
2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2021-10-20更新 | 639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珠海市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3 . 人们在回顾文艺复兴时发现,彼特拉克、但丁等是基督徒;拉斐尔创作了一系列圣母形象;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哀悼基督》等雕塑作品。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
A.并不反对宗教信仰B.运用写实手法创作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D.主张延续古典文化
4 . 14世纪,意大利画家乔托的画作由于注重写实而别开生面,其《圣母像》不仅表现了真实的女性形象,也塑造了一位坚强、朴实、庄重的带有农家妇女气质的女性。这表明
A.宗教改革推动艺术发展B.庄园经济催生新艺术题材
C.人文主义影响创作风格D.人们摆脱宗教神权的束缚
5 . 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音乐,如奥尔加农和基督教音乐,几乎都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15世纪后,在自己作品上署名的现象非常普遍,涌现了大量流芳百世的作曲家。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自我意识的觉醒B.文学艺术的繁荣C.追名逐利的风气D.宗教信仰的弱化
6 . 如表中启蒙思想家的言论都表达了
人物言论
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伏尔泰我不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A.对幸福生活的渴望B.对人与社会的理性思考
C.对科学研究的热衷D.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追求
7 . 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A.与科学精神并无根本性的冲突B.化解了神权与世俗文化的矛盾
C.同文艺复兴存在一定历史渊源D.旨在保存古希腊罗马文明成果
2021-08-03更新 | 851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根据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照此方法,图中两处空白应填
A.东印度公司、重商主义B.庄园经济、文艺复兴.
C.工场手工业、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自由主义
2021-07-08更新 | 452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下·北京西城·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上帝绝对的精神权威
C.人文主义核心思想D.“天赋人权”的原则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